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4-24 13:43:37     作者:吴国荣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我第一次接触报纸是1965年,当时正在上小学五年级。我的语文老师订阅了一份《文汇报》,有时自己看,有时拿到课堂上给我们选择性地读一些片段。1966年后,由于没有课本,老师就讲解报纸上的文章。他说,《光明日报》和《文汇报》偏重于文化,让我们今后侧重阅读。

高中毕业后,我回乡参加劳动,由于参与村里的工作,就给大队订阅了好几份报纸,其中就有《文汇报》和《光明日报》。每天都要到学校去取报、看报,也成了我的必修课。当然报纸也和我的工作有关,比如开会时给群众宣读,办板报时照搬照抄。由于看报,我还给一个地方小报投过稿,是一首小诗。后来责编给我寄来一封退稿函,虽然是打印的几句客套的鼓励话,但是还让我激动了好长时间。

参加工作以后,看报纸就成了我职业标配。不管是中央的还是各级地方的党报,既有思想动员,又有工作部署,还有一些配合工作的生动报道。正因为如此,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都十分关注报纸,学习报纸上的精神,这样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步伐。

从事机关工作,让看报成为我的必需。无论是撰写综合材料,还是组织理论文章。报纸上的重要文章都是我首先要把握的材料。我还曾做过剪报,把专版和专栏性或文艺、或文物、或旅游景点、或生活常识的文章剪下来,粘贴了几大本。我也曾把阅报得来的有关信息,特别是宣传了谁,刊发了谁的文章,告诉或把报纸转给和我熟识的朋友。总之,我繁忙的间隙要看报,空闲的时候也要看报;思想有压力的时候要看报,精神舒缓时也要看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跟着报纸体验着社会的进步,感受着改革开放火热的生活。

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我和媒体直接打上了交道。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每年要为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服务。这份工作琐碎且枯燥,我带着对报纸的热爱来完成这项工作,或好说歹说,或连哄带劝,每年总要完成这件天下第一难办的事情。我确实和报纸有感情,无论是工作的原因,还是自小至大的习惯,阅读报纸早已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掌握社会动态,把握工作节奏,了解社情民意,分析形势机枢,安排份内工作。

我从外地回来,不管时间多晚,都要从车站或机场先直接回到办公室,把外出期间积累的报纸整理出来,或先在办公室翻阅,或拿回家里细看。凡是节假日或周末,只要不外出,早上我都要到办公室先看当天的报纸。

由于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久而久之,我也写一些散文、随笔、文艺评论和文化名人小传。我不停地撰写、不停地投稿、不停地等待文章的发表,再把刊发文章的报纸保存下来。

退休之后,除了工作中和协会赠送的报纸外,我还自费订阅了几份报纸,包括《文汇报》和《光明日报》,作为每天的精神食粮。每次回老家小住时,我会把积存下来的刊有一些重要文章的报纸带上,在路上看。说来奇怪,不管是坐汽车、火车,还是坐飞机,只要我戴上老花镜,就能一路持续阅读,也不头晕脑胀。报纸看完后,我还会让同事和朋友把这一段时间积累下来的报纸邮寄到我的老家,继续填补阅读的空间。

我爱看报,老伴总笑话我不合时宜,老古董、死脑筋。她说:“现在谁还看报纸,手机上的信息又多又快又方便。”但是我认为,报纸上的文章既是主流信息,又是权威报道。重要文章可批可注,专版专栏文章可集可藏。

读报纸,不仅是我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还凝聚着我对它的感情,它是我的课本、老师和朋友。我想我会继续把报纸读下去。

(作者系太原市委宣传部退休职工)

责任编辑:张云鹏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