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9-07-31 18:14:51     作者:马小君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仲夏的一个周日,我跟随省城的三十多位作家一起,到万柏林西部山区采风。
  两辆中巴一前一后驶出闹市,穿过新近建成的玉门河快速路一路向西,来到巍峨的西山脚下。在朦朦胧胧的薄雾中,中巴拐入了松涛林海中的盘山公路。
  太原西山,属于吕梁山脉向东伸展的一部分,山势雄伟,连绵起伏,是省城西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我们首先到达以樱花树著称的玉泉山森林公园,在接待室听取了景区领导的介绍,观看了森林公园建设者人拉肩扛、开山劈石、绿化荒山的创业史录像。在峰顶高山人工湖畔合影后,沿着蓝红相间,被称为“网红公路”的旅游线路继续向西前行。作家们先后参观考察了被誉为北国“小婺源”的北头村油菜花田园,与汾河二库遥相呼应的王封“一线天”景区,有着知青文化和古文化遗存的圪垛古村,午饭时到达了小虎峪桃花谷的小木屋景区。
  山道弯弯,峰回路转,作家们始终情绪高涨,兴致勃勃。他们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下了沿途一幅幅壮美的画面;有的则不时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旅途中获取的灵感;更有快手,竟吟诵起自己即兴创作的诗句。无疑,对眼前的大美山河,大家充满激情,由衷地赞叹。
  越过太古公路,中巴车蜿蜒向南,进入偏桥沟风情小镇景区,接着又来到狼坡圣境景区。这是昔日的偏桥沟吗?这是过去的狼坡吗?茂密的绿树掩映中,近处远处不时露出一座又一座或尖顶、或圆顶的欧式建筑,在这僻静的山野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哥特式,还是巴洛克式?那个认识——是荷兰大风车。它们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格各异,让人感到似乎是到了法国意大利边界的阿尔卑斯山别墅群。
  山风习习,树影婆娑,领队招呼大家在路边的凉亭小憩。依偎在凉亭的栏杆旁,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二十年前,我曾经在官地矿工作了六年,偏桥沟、狼坡的脚下深处就是官地矿区的井田。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受“有水快流”观念的影响,西山这块蕴藏着亿万吨优质煤炭的乌金宝地,吸引了众多人们的眼睛。国家建设需要煤炭,发家致富来钱快的也是煤炭。西山煤,含硫低,发热量高,尤其是这里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埋藏浅,更为人所追崇。是啊,只要往下挖几十米、上百米,就立马能见到煤层,就能源源不断地采到油光闪亮的原煤!于是,村办矿、乡办矿、镇办矿,大矿三产也办矿,总之递个申请、走个后门就能办矿。更有甚者,什么手续证照也不办,瞅个山沟,掏个洞子,安部绞车,铺段小铁轨,雇几个劳力就出煤。一时间,整个西山矿区域内,小煤窑四面开花,仅官地矿周边就普查出有证无证的小煤窑达百家之多。
  为了保护国家宝贵的煤炭资源不受破坏,为了保证国有大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各级政府一再强调严禁私挖乱采,并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强化管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私挖乱采现象却难以杜绝。为此,国有大矿抽调人员上山明察暗访、封堵小煤窑,就成了一项确保矿井安全的经常性重要工作。不是吗?1996年8月初的那场百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导致山洪肆虐,灌入小煤窑和塌陷区,冲垮矿井密闭,涌入大矿巷道,西山矿区前山四个矿均遭受重大损失,尤以官地矿最为严重,造成井下33名矿工不幸遇难。灾情惊动了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惊动了省市领导和区委、区政府。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全力支援下,经过局矿两级干部职工半年多的抗洪抢险战斗,官地矿才逐渐恢复了生产。
  为了查堵非法开采的小煤窑,我们由公安、武装、地质科工程技术人员和矿领导组成的巡查小组进山。同志们身穿工作服,不坐吉普和越野车,改坐工具车,沿后山土路爬坡而上。在满是乱石和灌木的沟沟叉叉里,不时有盗开的小煤窑井口被发现,像一个个黑黢黢的老鼠洞。有的被查封的小煤窑主,跟你采取“打游击”的战术,他们在路边山坡上偷偷设置了岗哨,一看见远处山路上有情况就发出信号,沟里的小煤窑马上停止作业,并搬来几块木板堵住井口。你过来一看,井口是封着的,那木板上还赫然张贴着政府关于严禁私挖乱采的大幅公告,很是“一本正经”,煞有介事。
  说实话,那些小煤窑的打工仔大多不是本地人,而是来自南方偏远省份的民工。他们打着地铺,挤住在简陋脏乱的工房里。有些年轻点儿的民工竟在井口不远的空地上搭了窝棚,带着老婆、孩子在这深山老林里过起了日子。至于老板、监工嘛,那才是咱们山西本地人。面对我们的询问,民工们好像语言不通,只在那里顾盼左右,不置可否。
  既然屡禁不止,只得采取强硬措施。在取得政府的批准之后,矿上每隔一年半载,就对周边查出的无证非法小煤窑实施炸毁和封堵。于是,宁静的深山野谷里,就陡然响起轰隆隆的爆炸声,升起一团团黑色的烟雾。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转型、生态环境治理的强度加大、整村搬迁城镇化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城郊绿化美化的强势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山华丽转身,西山彻底变样了!那致环境于百孔千疮的小煤窑已全部关闭,昔日煤灰抛洒、尘土飞扬的土路经过整修,铺上了沥青,变成了整洁漂亮的旅游公路。漫山遍野栽满了松柏和桃树、杏树、樱桃树,开辟了绿地。偏桥沟风情小镇落成了,狼坡“邀月阁”矗立起来了,各具特色的凉亭、长廊、农家乐小院,星星点点地洒落在绿色花海之中。空气变得清新、湿润了,置身于此的人们,再也不用掩口捂鼻躲避那矸石尾矿散发出的硫化氢味儿,而可以尽情地深呼吸,享受着这天然氧吧的倾情馈赠。西山,曾经的荒山秃岭、穷乡僻壤一跃成为人人称道和向往的“网红”旅游区。
  在虎峪河源头的水榭里,一对亲密的情侣在低声呢喃着什么;在万亩生态园的甬路上,家人们推着老奶奶的轮椅款款而行;在挂满累累果实的山桃树旁,几个姑娘在扭动着身姿,寻找着最佳角度拍照……毫无疑问,万柏林区西山一线,已成为省城人民就近休闲与度假的好去处。
  傍晚,尽管大家意犹未尽,中巴车还是启动了,我们返程下山,狼坡圣境、狮子崖景区渐行渐远。车窗外,晚霞中的西山,莽莽苍苍,层峦叠嶂,显得那么深沉、那么凝重,甚至有些神秘。
  我想,若你要寻找“诗和远方”,那就来万柏林,来西山吧!
  万柏林,一个绿色的名字;万柏林,一个浪漫的名字。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赵超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