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等菜时,大家就围坐在餐桌上聊开了。全家人回忆着旧年,谈着较之今年有哪些变化。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母亲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开始了退休生涯;我和姐姐、姐夫也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进步;可爱的小外甥女上了当地的小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了;最棒的是我的弟弟,通过了名校的面试,考上了研究生,进入了理想的学府,从本科的“211”大学走向了研究生的“985”院校,还拿到了五千元奖学金,当上了班长,把去年定的目标一一实现了。
美味的饭菜陆续端上桌了,父亲说:“大家都来说说,这每一个菜都有什么寓意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放在中间的是红烧鱼,基本上是所有团圆饭的标配,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有热气腾腾的锅仔,里面食材丰富,荤素搭配,在高汤里咕嘟嘟冒着泡泡,象征着来年生活红红火火;必须要吃的还有各种味道的汤圆,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还有炸得金黄的泡泡油糕,中国人吃席必须有糕,寓意工作生活步步高;还有蒸的大枣,上面浇上蜂蜜,寓意甜甜蜜蜜……
父亲说:“鱼在中国的宴席文化上是特别重要的,中国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上鱼的时候,主人或招待者有意将鱼头朝向桌上辈分最大、职务最高的人摆放,而且必须等这个人先动筷子后其他人才可以夹,如果有人抢先动筷子了,便会被人笑话不懂规矩。”姐夫应声道:“是啊,而且现在衍生出了新的规矩呢,人们现在都开车,司机自己是不能翻鱼的,也是忌讳翻车,所以不做翻这样的举动,这都是咱们在习俗中为了讨个吉利。”弟弟说:“敬酒的时候酒杯要低于长辈或领导的酒杯,以示尊敬。”坐在桌上的孩子们认真听着这些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这时候,外甥女突然大声说:“还有还有,我知道在给姥姥姥爷敬酒的时候要说恭喜发财,红包
拿来。”外甥女的话惹得满桌人大笑,父亲连忙应声道:“对对,你说的对。”外甥女又问:“姥爷,你小时候有压岁钱么?”父亲说:“有啊,也就一两块钱。”“啊?那么少啊!”外甥女夸张地说。父亲说:“对啊,那时候条件不好,压岁、压岁其实说的是压住邪祟,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能健康吉利、平平安安,钱多钱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寓意,不过,姥爷给的红包不会少哦!”大家又一阵欢笑,在这欢笑声中说着很多咱们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和酒桌文化,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须臾间,已是酒足饭饱,姐姐看着盘盘碟碟笑着说:“咱们这是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啊,过了一个光盘的春节。”父亲笑着说:“就应该这样,我们小时候,只有在过年才能吃上这些平日里根本吃不到的东西,才能穿上新衣服,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也不能浪费,更要节约,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大家一边听着父亲的教诲,一边收拾起碗筷来。
这就是我们热闹的团圆饭,幸福、温馨、有趣!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