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霍州市南十公里处,有个辛置镇。辛置镇是霍州最南的镇,再往南就是洪洞县赵城镇了。
辛置镇因杨家兄弟俩而得名。明朝年间,杨家两兄弟携家带口从河南逃荒过来,在这紧靠汾河边的地方停住,开荒种地,辛苦置业,存活下来,也延续下来。弟兄俩将此地命名为“辛置”。后不断有他姓迁入,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拓展,围绕辛置,又建村于东,称“东村”。建村于北的称“北村”。为保护水源,又立村称“河底”。河底村后分为“前河底村”和“后河底村”。众星拱月,光聚辛置。辛置逐渐发展繁荣成为南北商旅往来的重镇。店铺汇集,诸庙香火旺盛。苏三起解离了洪洞县北上,慈禧遁迹北京城南逃,辛置镇均畅怀接待。
清朝以来,霍州地区名声,数了州城数辛置。到清末民初,名声更盛。何也?辛置地下埋着宝藏!黑油油亮晶晶的石头,古称“涅石”“石墨”“铁炭”“石炭”。当代人称“煤”,誉为“乌金”。
辛置的煤是硬煤,煤块块上闪着光泽,投进炉子里,一股浓烟,火苗儿呼呼往上窜。烧水做饭,太可惜了!其实古人不仅仅以煤代薪,更广泛用于冶铁、铸造、陶瓷、酿酒、制药等方面。唐朝尉迟恭驻守霍邑时,就用煤冶铁浇铸了一尊大铁牛,以镇汾水。霍州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村霍州窑,当年烧瓷使用的也是煤。《宋史》记载:“河东铁炭最盛。”河东包括辛置。清代曾在山西当官的罗绕典写的《乘马至霍州》一诗,所隐含的辛置煤,更使其声名远播。“山翠林烟画不尽,一鞭挥处逗吟情。蹇驴驮炭出深谷,灵鹊踏枝啼晚晴。”
据说德国、日本都知道辛置的煤,日本人现在还保存着辛置储煤的地质资料。传说,日本首相田中访问中国,向周恩来总理索要辛置的煤。周总理说:“辛置产的煤,我们还不够用,矸石山的煤渣,可以考虑给些。”传说发人一喙,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辛置煤销往日本确是实有,此为后话。
地下有好煤,自然有人想挖,实际上人们也在不停地挖。远的不说,单说光绪年间,后河底村就有几户农民合伙凿井挖煤,但光绪三年大旱,饥殍遍野,无奈停止凿井。
光绪七年,辛置村一姓武的举人联合他人续凿而见煤。竖井深30余丈。两竖井连通,一井提升,一井通风排水。油鳖子照明,尖嘴镐刨煤,荆条筐运煤,人工辘辘提升,日产原煤几吨到十几吨。当时售价每百斤煤30文。出煤十几年,竖井被水淹,挖煤停止。
民国,阎锡山建南同蒲铁路,王献芝等人成立晋裕煤矿公司又恢复了出煤,并且使用上了小型锅炉、蒸汽泵和汽绞车等先进工具。出煤不久,日寇铁蹄践踏,刚恢复起来的煤窑又遭到严重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初,山西省工业厅和公安厅决定合营开发辛置煤矿。后河底煤窑成为晋南地区第一个劳改矿。1952年10月,公安厅退出,工业厅接管。部分劳改人员留用,其中国民党军队中的军官和技师成为辛置煤矿最早的技术骨干。
山西省工业厅于1953年8月20日成立辛置煤矿筹备处。后河底煤窑正式列入国家建设项目,跻身于新中国煤炭企业行列。工业厅组织了13人调查组,对辛置地区煤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后河底村民乔炳贵不顾年迈体弱,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带路指引,帮助调查,使调查组取得了详实资料,早日完成了工作。乔炳贵为新中国辛苦置业付出的劳累汗水,后人铭记。乔翁逝世后,辛置煤矿于1962年立缅怀乔翁炳贵倡议建矿纪念碑,以旌其功。至今石碑犹存于后河底村泉眼旁。
1953年12月3日,后河底村南两山相峙中的开阔地,旧井口上井架耸立,红旗飘扬。汽笛长啸声中,后河底煤窑开工典礼正式举行。新中国的辛置煤矿从此诞生。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