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只不过是陕北黄土褶皱里的一个小村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如今,因习近平总书记的插队经历和奋斗故事,火遍中国。
我一直想去走一走,看一看。适逢双休,春天的气候温暖怡人,草木葱茏生长。汽车一路疾驰,望乾坤湾,过永和关,宿延川县,在二月初九这个乍暖还凉的早晨,我们走进了梁家河,走进了这个热气腾腾的小山村。
相比于我们这些零散游客,大巴很多,团队很多,有部队的校尉,有院校的学生,还有机关和国企的干部,一打听,方知是参加党性教育一大早从延安过来的。村子里人声鼎沸,加之摆摊设点的吆喝声,顿时把沟壑夹峙、沿山而建、依河而居的狭长村子,渲染得热气腾腾。
因为有之前通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粗浅印象,从村口到村里,一路步行,探求追寻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黄金年华历练成长的生动实践,心驰神往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秉烛夜读、吟诵深思的矢志恒心,感慨景仰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兼济天下、厚土爱民的初心使命。
喜读书,爱学习,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一生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知青院、土炕头、塬畔上,处处留下了青年习近平捧书苦读的身影。虽然在陕北农村过着近乎原始的艰苦生活,但由于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读书习惯,向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人物的多彩人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修齐治平”“先忧后乐”精神的认同和特殊家庭环境的熏陶,青年习近平志存高远,渴望做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
经历初到梁家河的短暂彷徨和迷惘,他的心态逐渐沉静下来,心智逐渐成熟起来。艰苦的生活环境,不仅没有击垮他生存下去的信心,愈发使他的心与纯朴善良的陕北老乡贴得更紧,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深沉思考如何为人民服务,从小我出发的“物喜己悲”转变为对群众利益的忧患考虑。他把自己融入了梁家河,因为这里有情似亲人、贴心知己的父老乡亲,有殚精竭虑、日思夜想的干不完的事情,留在农村坚持干下去,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此,他学制沼气,建铁业社,筑淤地坝,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视野,带领乡亲们一点一点改变着梁家河的面貌,一件一件做着身边的小事实事,一步一步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戴,直至加入党组织,担任大队支书,推荐上大学,走上了人生的新阶段。
驻足在梁家河村史馆,看到一张展板,上面列出了一同插队到梁家河的15名北京知青名单。这些人或早或后,有的参军入伍、有的招工进厂、有的推荐上学,先后离开了梁家河。这时的青年习近平,淡然处之,勇挑重担,下定决心好好在农村干一场,一辈子就当个农民。正是有了这种感恩之情,回报之心,无论是在陕北7年里,还是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中国自古以来,不管是在盛世还是衰世,不管环境多么荒谬,总是有悬壶济世的良医出现,总是有“邑有流亡愧俸钱”的良吏出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生息绵延的脊梁所在。四十六年过去,2015年2月13日,当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梁家河时,他深情地讲了这么一段话: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呆了七年。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从政,就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不断实现自我磨炼和提高,这种扎根群众的为民情怀、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敢于担当的责任使命、勤劳务实的工作作风、好学吃苦的坚强意志、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值得我们终身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永远铭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梁家河是中国梦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发源地。小小村子,蕴藏着大学问。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梁家河的沟沟峁峁,让我们和着春天的脚步,昂首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