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从手机上看了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有一位曾因车祸失去一条腿的80后小伙子,用3个多月时间自驾车带着他的母亲从河北石家庄出发,途经北方6省,最远到了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紧接着又踏上去南方的旅程,准备游遍全国,及早行孝,圆母亲的梦想。看着这对幸福的母子,我感动不已,此种壮举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很佩服他。
记忆中,小时候我很少有机会能和父母一起出去玩,大概是当时各种条件所限,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迎泽公园,而且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等参加工作了,贪玩的我倒是和要好的同学、同事相约出行过几次。有了女儿后,我更是打着为让孩子开拓眼界的旗号时常不管远近,带她走遍了太原市的各个大小公园。而父母渐渐年迈,近年来就连爬近处的山也会觉得费腿不愿前往,开车回老家就成了我们兄妹和父母在一起最长的时间。遇到亲戚家子女结婚或清明扫墓,一家人一路上有说有笑,时间过得特别快,有了子女的陪伴,父母更加安心,开玩笑说:“回趟老家就当是短途旅游了。”在亲戚家吃过可口的农家饭后漫步乡野田间,闻闻那里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看看老家熟悉的人,熟悉的山,用熟悉的乡音聊聊家乡的变化、当年的庄稼收成,听唠也唠不完的家常闲话,感觉身心都彻底得到放松,父母更是如此。
回老家一般都是二日游,退休后父母极少出远门。每当我劝说他们趁着还能走动多出去玩玩,父亲就说我爷爷当年对他说过,年纪大了就不要出远门,要考虑身体是否承受得了。勉强不得,只好作罢。前几年就注意到每天早晨父亲必看中央台的海峡两岸节目,我便怂恿父母报团去台湾。刚开始父亲总是摇摇头称没想法,随着周围越来越多的邻居都去过后,或许父亲有所心动,今年我再次问起他想不想去时,父亲终于点头说了一个字——“去”。我很兴奋,毕竟让父母出远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猜想除了身体方面的原因,一贯节俭的父母可能也担心费用问题,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就提出费用由我来出。
踏上旅程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多的老人赶去圆梦。同行中老者居多,一问才知道是城中村改造发放的补偿款让这些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村民们真正过了把旅游瘾,据说他们才从海南归来没多久就直奔台湾来了。领头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组织村里的几个年轻人照应着这十几位老人。其中几位老人拄着拐杖,年龄最大的有七十八岁,个个都像小孩子过年那么开心。台湾一行回来后,父亲连着好些天兴奋地和他的那帮老哥们谈论旅行的感受,回味无穷。带着父母去旅行不仅帮父母圆了梦,也圆了我的心愿。看着父母开心的样子,我想我还会在他们身体条件和我的经济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的路线,继续带着父母出去走走看看,尽量不让他们和我的人生留下太多遗憾。
现在,我发现身边好多朋友外出都带着自己的长辈,不时在微信里见到他们晒出自己和父母一起出游聚餐的照片。曾见到一个朋友全家国庆节开车去内蒙,照片中看到她的父母在沙漠里骑骆驼的身影,一次下班路上,我遇到这两位老人,他们讲起那次出门的见闻来滔滔不绝,这让我想起我的父母也是这样,讲起出游的趣事,脸上一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岁月匆匆,我们还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一起与父母走一段路。不要犹豫,不要推脱,趁着父母身体还算健朗,脚步还未蹒跚,我们挽着他们的手,一起看一看周围的风景,听一听别人的故事,让他们跟随你的脚步,就像小时候你跟随着他们一样。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老干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