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昭日月,人间大爱古今同。”每年阳春三月,公司都要举办学雷锋的活动,这一年也不例外。我在参加活动之余,对雷锋精神也有了新的理解。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人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旋律铿锵有力,歌词朗朗上口。词作者吴洪源先生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写出了这首传世好词。在他看来,一首好歌可能就是一把利剑、一枚炮弹、一支冲锋号。
在写完这首歌之后,吴洪源主动申请到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生活一段时间。在那段日子里,他听到了许多雷锋的故事,也感受到雷锋精神对人们的影响。人人心中都有雷锋,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发扬雷锋精神。虽然吴洪源与雷锋素未谋面,但却把雷锋当成亲人,当成榜样。
同样触动我的还有当年帮助雷锋入伍的老红军余新元政委。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他带领众人重回半个多世纪以前,为大家讲述真实鲜活的雷锋故事。
时光回溯到1959年,一心想参军的雷锋深深打动了余新元。余老清晰地记得,当时雷锋提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书籍,书上还有很多眉批,“当时我看完了以后,我马上爱上雷锋了,我说雷锋这人可爱。”
7岁沦为孤儿的雷锋,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新生。解放军的到来,让他在心里种下参军的种子。新兵入伍前,雷锋对给自己带来家人般温暖的余政委充满感激:“余叔,我没有别的,我叫您一声爸爸!”回想起和雷锋分别的场景,余老瞬间泪目。
“雷锋生活了七千九百一十二天,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雷锋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正如余老所说,历经岁月打磨,雷锋的形象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在短暂的人生中,雷锋没有作出力挽狂澜的伟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在感召着今天的人们继续追随他的身影?
是雷锋精神,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和进取的锐气,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在雷锋身上,我还学会了时间管理。当今社会,人们一说学习,就是没时间。雷锋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雷锋就是靠“挤”和“钻”来不断学习的。雷锋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这让我想到了诗词大会上的外卖小哥雷海为。白天工作时,他和其他外卖小哥没什么不同,靠完成一份份订单维持生计。但到了晚上,工友们都在用手机玩游戏,他就静静地读诗。雷海为还利用白天的碎片时间学习,“送外卖有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除此之外就比较空闲了,我就拿这些时间来背诗。”等餐的时刻,等红灯的间隙,他就在心里默背,“能背一首是一首,背会了,我一天都很高兴。”
雷锋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我想只要每个人都把他作为榜样,我们会变得更好,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