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拿到王旭东的《复调婚姻》,我脑子里就跳出一个问号:这书名什么意思?
婚姻很好理解,复调如何解释呢?我查阅了一番资料后,才搞清楚复调原来是一种写作手法。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各旋律各自独立,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共同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理论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提出的,用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独白型小说里各个人物的声音都统一于作者的意志之下。而复调小说则不同,其主旨不在于展开故事情节、性格命运,而在于展现拥有各自世界、同等价值、平等地位的不同独立意识。
《复调婚姻》主要讲述了父亲刘家富、母亲于巧珍、大姐任春华、大哥刘国华等九个家庭的故事,涵盖了从上世纪民国时期到本世纪改革开放以来近百年、三代人的婚姻状况。
书中这样阐释婚姻:有许多美好的感情一旦瓜熟蒂落,转眼间成为一座时时想冲出去的围城;也有许多曾发誓生死与共的恋人最后成为分道扬镳的仇人。琐碎和充满无聊的生活会毁灭一切爱情,甚至是可称之为伟大的爱情。日复一日平庸窘困的生活,会像水滴石穿的泉水在相爱者的心灵冲出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能相爱一生,永无芥蒂的夫妻,其实生活中是罕见的。幸福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而是从矛盾中寻求统一,以斗争寻求团结。这些关于婚姻的观点或多或少会给人们一些启示。
这本小说有许多矿区家庭生活的生动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在汾河滩敲石子、端着脸盆买豆腐等,每一个在矿区生活过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倘若有朝一日把《复调婚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书中说到的关子岭、霍州说不定会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呢。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