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5-08 10:16:18     作者:刘玉龙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诗人善用诗句寄托心中的母爱,在遥远的他乡丈量母爱的距离。古往今来,赞美母亲的诗句颇多。孟郊在《游子吟》里这样诠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安石的《十五》想必是母亲对儿女牵挂最真实的写照:“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白居易的《母别子》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母子别离的场景:“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近代诗人汪国真这样形容母爱的宽广:“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冰心则把自己对母亲的爱折成了一只小船,期待进入母亲的梦境:“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我无法用如此优美的词句描述我那位平凡的母亲,她如同全天下的母亲一样鞭策着儿女,期盼他们能有所建树。所以幼时的母爱近乎苛刻,我也感恩母亲这样的严厉,以至于长大后她可以高枕无忧地对我进行“放养”。我考上大学时,母亲没有送我去学校报到,而是跟我一起规划路线,鼓励从未走出县城的我独自一个人前往1500公里外的江浙。当然,我也有急救法宝,那就是母亲说的“有事就找警察叔叔”。

我时常想起母亲的种种教导,其中不乏严厉的批评和管束。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我还是想缩短这1500公里的距离,尽可能离母亲近些,再近些。父母在,不远游,毕业后找工作时,我签订了省内的企业。

参加工作十年,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母亲来看我的三次经历。

母亲第一次来看我,我们相距400公里。母亲从老家坐了5个半小时的火车,又从火车站坐了小面包车,辗转多时。母亲到达我工作的矿区时,天已经黑了。在那个没有一个亲人的小镇,母亲的到来让我心安了不少。当然,也免不了她的唠叨,她埋怨我报喜不报忧,尽拣漂亮的整洁的图片发给她。这次母亲住了整整14天,每天我都能尝到她做的饭菜。到了母亲返程的日子,我陪着母亲在马路边等车。往来的车辆咆哮而过,扬起的尘土混合着黑色的煤尘,母亲许久不语。车来了,母亲回头嘱咐我:“好好努力,往前看!”

母亲第二次来看我,我们相距350公里。我从矿区考到了市里的学校。相比之前,虽然只是近了短短50公里,但母亲坐着火车就能直达,再也不用像当年那样“火车倒汽车,天黑来看我。”这里的环境也好了很多,看着红绿相间的操场、宽敞明亮的餐厅,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趁着周末我带她到周边景区逛了逛,母亲两天后便急着返程:“看你挺好的,我就放心了!好好努力,不要忘了学习,继续往前看。”临走依旧是不变的嘱托。

母亲第三次来看我,我们相距200公里。我离开了学校考到了省城,回老家更方便了。新的工作内容,新的生活环境,一切都如春天般欣欣向荣。由于工作地点的变动,我和爱人商量买了省城的新房,两地分居的我又开始了独居。这次母亲坐的顺风车,2个小时就到了省城。我陪母亲到在建的楼盘转悠,看到即将封顶的房子,母亲的眼角也染了笑意:“坚持就是胜利!等虎林(爱人的乳名)回来,我就放心了!”母亲当天就返回老家去了。

母爱的距离终究无法丈量,母爱的陪伴却不分时间、地点。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年岁几何,心中总会牵挂着那个叫做母亲的人。我谨记这份朴实的叮咛,努力缩短着与母亲之间的距离,再也不愿远行!

(作者单位:销售公司营销服务部)

责任编辑:蒋晓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