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四个字不仅讲述了他们成长与奋斗的故事,还凝结了一代代矿工共同的生命记忆。每一位矿工的故事,就像一束永恒的光,超越了特定年代,映照着当下。这种记忆不管是人拉爬车的老一代,还是电气一体化的新一代都会有共鸣。从下井的第一天开始,每一位矿工都在努力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使自己变得更坚强,这就是每一代矿山人都需要经历的精神成长,也是每一位矿工焕发青春活力的新历程。
就拿我们师傅赵良锁说吧。他们家四代人都从事煤矿工作。解放初期,爷爷下井,吃的是5分钱的丙菜、窝窝头,住的是简陋的工棚。爷爷拿到第一份工资后,与奶奶在煤矿的土窑洞里激动相拥,那种喜悦与收获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的父亲坐着火车,从黄土高原的土窑洞来到矿山的棚户区,到矿井打拼。经过30多年的时空变迁,煤矿工人虽然摆脱了饥饿、贫穷、卑微,但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始终是他们青春激流中最为真切的呼声。
到了赵良锁,梦想之路同样不平坦,道路依然充满泥泞,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生活向我们展现了工作的辛劳、人际的复杂、社会的焦虑。面临困境,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变的勇气和决心。在委屈和辛酸面前,他永怀一颗感恩知足的心,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困境面前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容应对。
现在,他的下一代又毅然决然选择了矿院。他说孩子不愿意到繁华都市,愿意到煤矿来找出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谋一个幸福的未来。他的儿子说:“爸,我要像你一样,努力工作,安全生产,不偷奸耍滑,把煤矿当成自己的家,做一个真实而坦荡的煤矿工人。”今天我们面临着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煤矿工人自当肩负起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定信念,为实现个人和企业发展奉献光和热。
就这样,一代接一代,他们相信生活,相信理想,相信一切事物的美好。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侵袭,功利心态的膨胀,他们仍然坚信:矿井艰苦不是人生的负资产,生产掘进不是未来的绊脚石,只要理想之火不灭、赤子之心不失、奋斗之志不移,就可以超越平凡,走向不凡。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团柏矿白龙洗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