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寂静的矿区盖着柔柔的月光已沉沉入睡,唯有那高耸的井架和井架下正在开掘光和热的工人还在不眠不休。远处办公楼的窗户上透出一抹灯光,综采队技术员浩天正在伏案专心看着图纸。
浩天是六年前被招聘到矿上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同他一批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辞职离开了。老工人们无奈感慨:“唉,现在的年轻娃娃吃不下这苦啊。”这里四面环山,方圆百里没几户人家,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浩天也想过离开,也向往繁华现代的大都市,也想用他满腔沸腾的热血和永远使不完的劲儿去闯一片天。可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是三年前的一个春天,空气里弥漫着花草清香,阳光洒满上班的路,却照不亮浩天看不到未来的心。
“上完这个月的班,我就和队长说不干了,我要离开这里。”浩天望着路边新吐的嫩绿柳芽坚定地想。
队长打电话安排浩天去井下几个重点区域排查顶板隐患。他去地测科要了一张最新的井下地质情况说明图。之后,他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和矿灯下井去了。
浩天到了井下,先对照图纸了解检查区域的地质状况,然后测算十字布点处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收缩量,再查看顶板离层仪的数据,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判断巷道顶板的压力情况及顶板支护方法是否得当、支护质量是否达标,并做好实时记录。一路巡检,都没有重大隐患。“看来今天可以按时下班了。”浩天高兴地朝着最后一个检查点走去。职工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施着工,有立锚杆的,有用除尘机对上料口进行除尘的,还有准备拿着锚喷机喷注混凝土的。浩天先捡起地上的一把铁钎敲了敲顶帮,侧耳贴着巷壁听岩层内传来的声音。他走到曾经维护过的顶板前,脸色一变,锚杆和锚索都已失效,顶板浆皮开裂比较严重。他赶紧展开图纸,这里处在f12断层区,顶板破碎,矿压显现明显,现在的支护方法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快停下,不能在这里干。”浩天着急地喊道。
大家闻声抬头看,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子。
“你个新工人才来了几年,懂啥?一边去。”
“我们都干了十多年了,今天咋就不能干了?”
“别添乱了,干完我们好下班。”
喷浆工拿起锚喷机准备接着工作。
浩天一把从他手中夺过锚喷机,说:“今天有我在,你们就是干不成。这样施工很有可能会冒顶,必须先进行架棚支护。”
喷浆工的工具被抢下,心中恼火,气鼓鼓地朝着浩天冲过去。浩天想躲开,脚下一个趔趄,重重摔倒在地。大家赶忙停下手中的活,去看浩天。浩天慢慢站起来,望着眼前一张张黢黑的脸,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想赶紧干完早点下班,我也想啊。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不按安全技术措施来,胡干、蛮干是要出事的呀。这个面,肉眼看起来是很正常,可里边的岩层已经松动了,又是断层区。如果你们今天支护上顶板,职工们就会认为是安全的,到时候是会出人命的啊!”听浩天这么一说,大家都面面相觑。刚才那位喷浆工搓着手上前向浩天道歉:“是我不对,下次你巡检时要是再看到我有不对的地方,直接说。”众人笑了起来,都听浩天的话,不再施工了。
看着一个个认真、朴实拆支架的身影,想到自己刚刚用所学的知识避免了一次可怕的事故,浩天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职工生命的大安全。
那一刻,浩天毅然决定不走了,留下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是的,那一刻使命犹如天外飞来的金色披风,披在了浩天身上,让他挺起了胸膛,内心充满无限力量。他要做好一名煤矿技术员,守护好更多矿工的安全。从那天起,披风就一直披在浩天身上,一路相伴,让他不再贪恋大都市的繁华,不再惧怕眼前的艰难困苦和前方未知的万千险阻。他只觉生命的份量更重了,前行的步履更轻盈了。
月光下,玻璃窗上映着浩天的身影,他正在潜心学习煤矿智能化开采知识。这座月下安静祥和的矿井有幸赶上了新时代国家煤炭改革发展的列车,被集团公司选为第一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试点单位。浩天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新知识、新技术学到手,让煤炭开采的巨大创新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矿工。
浩天抬头凝望着窗外耸立的伟岸井架,想象着智能化开采在井下应用的情景,脸上浮现出开心的笑容,身上金色的披风仿佛随风起舞,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双柳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