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4-22 09:43:16     作者:马小君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一场疫情,人宅在家里,除了看电视、看微信,还可以坐下来读书。我的首选书目是《石评梅精品文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石评梅是五四运动以来现代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更因为她是山西人。

石评梅是平定县人,父亲是清末举人。她自幼在私塾接受教育,后来到省城求学,先后在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后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北京师大附中任教。期间,她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并以自己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参与革命的斗争经历及自身具有的艺术天赋,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被称为民国初年的女才子之一。

《石评梅精品文集》是一本精装书籍,由团结出版社2018年出版。文集包括散文32篇,小说13篇,囊括石评梅大部分的作品,基本反映出作者的人文思想和创作风格。

文集中所选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字里行间都深深地打着时代的烙印。小说《红鬃马》讲述了辛亥革命后一批批怀揣理想的优秀青年的悲惨命运。他们本以为辛亥革命成功后会过上富裕的生活,没想到却陷入了军阀混战。她写出了有志青年为实现理想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小说《匹马嘶风录》里,女主人公何雪樵离开安逸的生活环境,不远千里赶赴战区,到前线当了一名战地护士。战区“沿途情状惨极了,黄沙碧血,横尸遍野”,“狼藉黯淡真不忍睹”,“恶魔们为了争地盘闹意见,雇上这般豺狼不如的动物四处去蹂躏残害老百姓,把个中国弄的阴森惨淡地狱都不如。”面对战争的残酷和战友、亲人的牺牲,何雪樵有过彷徨,甚至想过自杀,但她想到了肩上的使命,又振作起来,重新拿起了枪。文中,作者写到一位爱国老者,“他愿看到有一日中国的旗插在香港山巅上”。1997年,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五星红旗飘扬在了东方之珠的上空,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辈的在天之灵了。

文学是人学。五四青年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和斗士,但他们也是有七情六欲的。石评梅写了许多青年在投身革命的洪流中,引发的亲情故事和爱情故事的文章。散文《母亲》《父亲的绳衣》《醒后的惆怅》是写自己父母的,还有几篇是写姑妈、堂妹的。其中,最动人心弦的当属描写她和高君宇志同道合的战友情及矢志不渝的爱情的作品。当高君宇因为革命奔波积劳成疾而不幸病故后,她久久不能从失去所爱的痛苦中走出来。她用血和泪写出了《一片红叶》《象牙戒指》《最后一幕》《缄情寄向黄泉》等感人篇章。今天读来,仍然令人不禁泣下。在高君宇去世三年后,一代才女石评梅也在怀念和悲痛中,随所爱而去。

读石评梅作品,其情感之丰富、认识之深刻、文笔之流畅,显示出作者文学修养、文字功底之深厚。她因此深得鲁迅先生的认可和赞誉。

石评梅和所爱高君宇双双英年早逝,她的人生仅仅度过了26个春秋,冥冥之中印证了他们如闪电、似流星的追求与向往。他们以自己灿烂的生命之花,在北国的天空上划出了两道耀眼的弧线,留给后人以拼搏、激励、奋进的无畏精神,去投身于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今天我们重温革命先驱的文字,又一次感到了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掩卷沉思,我想起了一句话:“倒下的是身躯,不倒的是灵魂。”这是革命先驱们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欣赏和敬佩。

(作者系西山煤电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蒋晓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