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四月,春光明媚,万物生长,泥土芳香,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吹面不寒杨柳风”,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是人们心目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天。
四月,春暖花开,阳光雨露,含苞待放,是多情总被无情恼。是风吹落了满园花,啁啾在夏的浓烈里氤氲着淡,是晨曦中的含苞,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娉婷婀娜从梦中翩跹而来。
四月,是万紫千红,祥云万丈,水波粼粼,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唐朝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
然而,今年的四月天,似乎有些反常。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山呜咽,雨朦胧,大雨如注,冷得人瑟瑟发抖。清明,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节日,此时此刻意义非同寻常。因这场新冠疫情的突发,许多人不幸罹难,献出生命。那些离去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的春天,镌刻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他们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我们至亲至爱。我们无法忘怀,无法舍痛。
较之以往,今年的清明注定会有些冷清。因疫情防控还未最终胜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令人窒息。很多人或许无法到现场祭奠亲人,难以亲身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所有人都深深理解,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到“清明祭扫各纷然”,纵然形式变了、地点换了,但牵挂还在、想念不减、记忆永存。为此,清明节当天,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致敬烈士、感恩英雄。
四月的天空,阴晴不定。清晨开窗,冷风窜入,阴冷无比。雨淅沥而下,没有多少时刻,漫天雪花翻飞,一时间,世间已是银装素裹。似有冤情诉说,令人窒息。我曾读到英国诗人艾略特《荒原》的一首诗,他在诗里这样写到:“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因为好奇,一直默念“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却仍读不懂四月残忍在何处。
春暖花开,春去春又来。新冠病毒的突袭,令人望而生畏,这个春天姗姗来迟,追思亲人不能到场祭拜,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肆虐的疫情,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真正感到了威胁,世界各国感染人口众多,虽然我们国家已经极力遏制,却因境外输入和防止内部反弹,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面临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似乎让我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春天会来,它也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花开又花落,几度夕阳红。我们从来面临的都是四时轮回,生命无常,无论今时今日怎样的安逸,怎样的糟糕,明天的太阳照样会从东方升起,日落西山。那我们何不整装待发,笑对人生。
暮春季节,桃花盛开终会落。钟南山和李兰娟两位院士,虽已都高龄,却跻身一线,与病魔抗争。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仍然抗击疫情最前线,奋战30余天,用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我们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一群人,才有人生的希望,才有与死神奋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看吧!武汉的樱花开了,湖北的城市陆续“解封”,全国各地工厂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大街小巷再次氤氲着令人怀念的烟火气……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细节,正一点一点重新“载入”。这是一群人用莫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珍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