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3-27 15:49:05     作者:李 旭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我是西山煤电护卫支队晋兴大队的一名职工。1月15日,我和同事们前往兴县交接工作。出发之时,我听说武汉有疫情,便打开手机地图,切换到卫星模式,武汉和山西之间距离是如此遥远,中间横亘着无数巍峨山脉、滔滔江河。我想,这么远的距离,病毒应该不会传到山西吧。

除夕夜,我巡逻至矿办公大楼顶层,居高俯瞰,矿区主干道灯火通明,村庄里的红灯笼星罗棋布,烟花乍亮,宛若花朵盛开,遍地缤纷。正月初一,办公楼上巨大的多媒体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新春视频,多种方言混杂的祝福声响彻云霄,一派浓郁的新春气象。

矿区内维持着正常运转,留守在重要岗位的职工们依旧按时上下班。大楼内一如既往的温暖,澡堂内水汽蒸腾,电动接送车准时到达,运煤列车在铁轨上运行。矿领导亲切慰问坚守在岗的职工,把祝福、关怀以及丰盛的慰问品送到每个人手上。在我看来,这个节日,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几天后,欢乐戛然而止。大屏幕上的新春祝福被持续更新的疫情播报所代替。每一个数字的变化,都使人心生畏惧。 狡猾的病毒隐匿在面具背后,成功地麻痹了人们。它对人类造成的伤害,随时间推移,愈来愈触目惊心。

一张照片给了我们信心。那是一张肖像照,一位老人脖颈挺直,昂头,眉微皱,目光沧桑而沉重,以致隐忍太久的泪花若隐若现,紧抿的唇颌仿佛刀刻斧凿般勾画出一道倔犟的弧度。在墨绿色背景中,侧光照亮幽暗,愈加强化了老人灰白相间的头发。他是钟南山院士。他的名字总是在危急时刻出现,给绝望恐惧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他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向世界大声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

一场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的联防联控战役,开始在全国不折不扣地打响。黄家庄村唯一一家营业的便利店门前贴着两条提示:不戴口罩者,严禁入内;过两天关门。便利店里,人头攒动,口罩脱销,常见的食品售罄。每个人都掩藏在各式口罩下,只露出一双双不安的眼睛。

同一时间,护卫队接到了通知,我们要延期轮换,并且要担负起矿区所有出入口防控疫情的重任。由于隔离,斜沟矿基本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矿区所有出入口都设置了疫情防控点。合理设置卡点,逐一登记出入人员信息,督促人员戴口罩,精确测温,甄别外来人口……一系列措施紧锣密鼓地开始执行。

此时的晋西北高原上依旧是冰天雪地。清晨六点,黑暗中不锈钢桌面寒光闪闪,桌面上厚厚的登记册已被翻开。护卫队员瑟瑟发抖地站在卡口,手掌与测温仪一样冰冷。圆珠笔凑到嘴边哈了又哈,还是写不出字迹。接受测温和登记的队伍越来越长,人们渐渐烦躁,有人大声质问,有人还咳嗽了两声。我们只能一边疏导,一边按部就班地工作。

疫情解除时间遥遥无期。延期值岗,高强度防控,每个队员心理压力巨大,身心疲惫,只有在微信里看到支队长嘘寒问暖的信息和家人的问候时心中才能宽慰。矿上的领导也数次携慰问品看望我们,为队员们加油鼓劲。

临近元宵节的一天,一辆车冒着雨雪来到矿上,我在登记的时候才发现这是大队长的车。“兄弟们辛苦了,元宵节没办法和家人团聚。我们就带着元宵来看望大家。”大队长说。当天晚上,我们提前过了元宵节,大家吃着热腾腾的元宵,偷偷拭干了眼角的泪水。

我在矿上思念着家人,想念着太原,我用手机搜索视频时发现了一段疫情下太原城的视频:无人机依次飞过迎泽大街、柳巷、长风商务区,空无一人的街巷,斑马线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太原城我从未见过,它像是售楼处精心制作的沙盘模型,而不是生动的城市。另一段视频展现了太原城的另一个面貌:小区、厂矿企业、村庄、路口,无数卡点上都有人在坚守岗位,他们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巨网,让病毒无法入侵。

我相信疫情一定会过去。因为我看到了无数人顶风冒雪只为更多人能平安回家,看到了短短几天两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医院拔地而起,看到了前往疫区的路上奔驰着满载物资的车辆……中国政府向世界诠释了高效和执行的含义,世界领略了中国人的自律和坚韧。

疫情是灾难,也是一块试金石。矿井的运煤皮带、工厂的消毒水生产线、载满煤炭的列车……国企的担当和使命感在集团公司得以彰显,也把焦煤人勇于担当的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

我们是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的护卫队员,我们是恪尽职守的焦煤人,我们是英雄的中华儿女,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公用事业分公司)

责任编辑:成晓慧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