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2-21 20:19:07     作者:沈良明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沈喜安放下电话,额头上皱纹里的笑意瞬间收敛起来,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看了看表,心想今天没办法去机场接儿子一家了。

今年春节,儿子带着洋媳妇、孙女赶上年三十的航班,越洋回来过年。得知消息后,沈喜安和老伴就像三伏天吃了冰棍,说不尽的舒服。儿子小学天天见,中学周周见,大学只有寒暑假能见面,留学的时候更是几年才能见一次。如今儿子在国外成家立业,回来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老伴总感叹不应该把儿子送到国外。沈喜安倒是能理解,他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业务不断精进,很快被提成了医院的副院长。

或许是人年纪大了,好多事已经释然,唯独对孩子回家过年、乐享天伦这事放不下。沈喜安对今年春节便多了一份期待,干啥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今天,沈喜安一早起来就赶到医院,想着把工作安排好,请个短假,开车去把儿子一家接回来。刚安排妥当,院办却打来电话通知召开院长紧急办公会。他脑子里已经想象了无数次温馨的相逢画面,只能使劲往下按了按。

会议室诺大的桌上摆着一叠医用n95口罩,院办的小王脸上戴着口罩为大家分发口罩。沈喜安在医院工作了几十年,这种口罩见得多了,特别是2003年非典时,这种口罩虐待了他一个多月,还给自己脸上留了一道痕疤。

沈喜安刚坐下,就听院长说:“情况紧急,刚刚市卫健委送来文件,w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这种病毒传染途径多,已经确认可以人传人,触发了全国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声音穿过口罩,听起来很闷。院长接着说:“现在w市患者急剧增多,医护人员和医护设施、设备紧缺,急需支援,我院要按省防控中心和市委市政府部署,选派三名政治过硬、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增援w市。”

沈喜安想都没想,说:“院长,2003年非典时我们小组的人员还都在,还是我带那个小组去吧,疫情面前我们一定不会认怂的。”

出发前,市委书记、卫健委主任和院中层以上干部都来给沈喜安一行送行。所有人都把脸躲在口罩后面,不熟识的人根本认不出是谁。沈喜安拉着行李箱,背着双肩挎包,站在一面硕大的红旗下,像一位出征的军人,两只眼睛露出坚毅的目光。

沈喜安一行很快过了安检,他的手机响了,一看是儿子。

“爸,我们下飞机了。妈说你不能接机,我们就坐大巴回去。等你今天晚上回来,咱们吃团圆饭,守岁。”

“儿啊,爸爸早就等这天了。可是今年怕不行了。疫情很严重,我们要去支援一线了。”沈喜安沉默了一下,说:“每年都等你回来,好不容易你回来了,我却失约了。对不起啊。”

“没事!上一次非典的时候,您出征时对我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我理解,您要保重身体,我们等你凯旋。”

挂了电话,沈喜安把手机塞进口袋,又掏出纸巾,悄悄把眼角不知什么时候滑落的泪珠拭去。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沈喜安刚走出隔离区,消毒室里挤满了刚下班的同行们。他脱下帽子,摘下护目镜和口罩,松了口气。他掏出手机,里面拜年和祝福的信息都挤满了。

老伴发来一条请求视频的信息。沈喜安接受了。视频里老伴、儿子、儿媳、孙女正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背后的电视里正是春节联欢晚会的场景,一家人开心地对着屏幕笑着,他也笑。

孙女突然说:“爷爷,你变了。”

沈喜安不自觉摸了摸疤痕,不好意思地对着屏幕笑了笑,长时间戴防护帽、护目镜和口罩,脸有点变型,一道压痕压在旧的疤痕上。“我刚出隔离区,是不是这伤疤把小丫头吓坏了?”

“爸,您的疤痕就是您的荣耀。”儿子说:“这是您两次出征一线的见证,是您对国家的贡献。您是全家的骄傲,我们为您自豪!”

“爸爸说得对。长大后,我也要当医生,服务更多的人。”孙女竖起大拇指。

沈喜安笑了,斗志满满。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工程公司)

责任编辑:张云鹏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