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对中国来说很特别,疫情爆发,全国上下一心抗疫。这个年,我们得不一般: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吃年夜饭,病友在隔离病房里拜年,医护人员除夕夜奔赴疫情重灾区,我们足不出户就是为国家作贡献。
这场疫情让我想起了17年前的非典。当时,山西是重灾区,我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最先响应号召,申请去一线工作。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每日在疫情一线执勤,做安保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偶尔回家睡几个小时,还没睡醒就得起来,奔赴工作岗位。我的母亲是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这个医院是太原市非典的定点救治医院。凭借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母亲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救治患者。
身患高血压的母亲每天早晨不到四点就起床,吃饭、喝水、吃药,我当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母亲和我说:“上班要穿防护服的,我现在吃了药就可以保证八点上班时一切准备就绪。要是按照平常的时间吃药,还要脱下防护服,太浪费医疗资源了。”防护服又重又厚,一天下来,母亲捂到快要虚脱,但她却不敢多喝一口水。比起身体上的创伤,她的心理负担更重。她是过敏体质,如果感染病毒后,很多药物都不能用。更让母亲难过的是,她去了一线工作,无法顾及家里。因为对疫情的未知,民众还对她们的工作和家人存在很多的情绪。
当时我正面临高考,学校在得知我的母亲进入了非典病房救治病人后,怕母亲传染给我,进而影响其他学生的安全,让我回家自己复习。邻居们更是对我退避三舍,见面招呼也不敢打,都是躲着走。而那时,我能做的只是守着电视机看疫情,担心着在一线的父母。姥爷身体不适,怕母亲工作分心,忍痛一直坚持,母亲也只能在电话中安慰姥爷:“等我把病人都治好了,我带你去看病。”然而等母亲回来,姥爷的病情已经确诊为晚期……
现在,已经退休的父母每天都关注疫情信息,叮嘱身边的人做好防护不要出门。母亲经常给同事打电话把当时的救治经验与同事交流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安全归来。当太原市第一例患者顺利出院,母亲更是高兴地打电话祝贺。
这些天,看着一条条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战疫情的消息,我总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看到的不仅是医护人员,更看到了他们背后的家庭。我们提到肺炎患者,都会离得很远,唯恐避之不及。只有医务人员,勇敢进入病房,和患者对话,一直跟踪病情。他们劝慰病人:“放松,放松。”因为他们的坚守我们看到希望。而他们的家庭,在抗击疫情期间承受着心理煎熬,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17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地记着母亲庆功会带回的那束鲜花开得多么灿烂!没有逆行者为我们负重前行,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哪来的繁华盛世、国泰民安。2020,我们无法重启,但只要春天还在,就不必悲哀。亿万同心,我们一定能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致敬每一位逆行者,我们等着你们平安归来。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斜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