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我回首起童年往事,伏案提笔,写下我对年的记忆。
一进腊月,大人们便开始赶集置办年货,大包小包往回拎,不管家中条件好坏,都憋足了劲,要犒劳一下忙碌了整年的家人和自己。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门前,口袋里鼓鼓囊囊,看见孩子们,总会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些糖果、花生。年货办好后,大家又开始忙活着清理,打扫屋里屋外的卫生,犄角旮旯、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精心清理,扫去一年的晦气,期盼来年顺顺当当。伴随着窗外的鞭炮声声,小年来到了,人们开始请香,给灶王爷摆放灶糖、水果等,希望新一年每天都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这时候,家家户户开始煮肉、炸带鱼、合碗子,村子里四处飘溢着肉的香味,这是年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
除夕这天,人们开始放鞭炮,请门神,贴对联,准备年夜饭,全家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品着年夜饭,拉着家常,说说家里一年的事情和变化,计划着来年的光景。守岁到了后半夜,长辈把准备好的红包发放给孩子们。母亲也早已把新衣服、新鞋放在床头,就等着新年给我们换上。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拜年,彼此问候。村子里、小院里处处是满地的鞭炮碎屑,年的味道随着碎屑的四处飘逸。过年期间,人们走亲串友,寂静的乡村处处一片红火的景象。如果过年的时候赶上大雪,那更是热闹,孩子们会举着小巧精致的灯笼在夜里玩耍,感受着“雪打灯”的趣味。
到了正月十五,年的庆贺到了高潮。人们开始挂红灯、放烟花、赏花灯、吃元宵,用各种方式尽情嬉闹。
记忆中的年味,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总是伴我一路成长,那绵绵的醇香,总是让我回味。因为那里有生我养我的亲情,有散发泥土芳香的美好回忆,有长辈们对传统地域民俗、民情、民风生生不息的代代传承。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生活服务公司灵石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