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1-10 16:52:15     作者:侯芳芳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猪八戒,也叫悟能,是《西游记》中取经队伍中的一员,也是作品中着墨较多的人物。他偷奸耍滑、好吃懒做,遇到困难就想散伙,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却深受读者喜欢呢?重读《西游记》后,我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俗人俗趣,颇接地气。在取经团队中,猪八戒凡心不改、佛心未定,从不隐瞒欲望,有一种摆脱束缚的天真。取经路上,他看到美女就动心,看到财物有贪欲,在狮驼岭被孙悟空发现了藏有私房钱。遇到一点挫折就吵着分行李、散伙,闹着要回高老庄做女婿去。在五观庄,猪八戒唆使孙悟空偷吃人参果,东窗事发后,大师兄被逼得四处寻找救命药,做为共犯的二师兄却一点也不着急。他的市侩俗气、纯然本色恰恰显露了一种真性情,是芸芸众生所具有的人性特点。
  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孙悟空喜欢叫猪八戒“呆子”,其实猪八戒情商很高,待人接物非常圆融,并非只是一个贪吃贪睡的呆子。白骨精事件中孙悟空被撵走,就是因为猪八戒的从中挑拨。之后唐僧遇难,猪八戒无力营救。他又用激将法请孙悟空下山救师。正所谓“败也八戒,成也八戒”。
  心宽体胖,活在当下。曾经以为“少心无肺,就一片好胃”是一句损人的话,现在想想,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猪八戒恰恰高度符合。少心无肺才能不计较,才能放下,才能无忧无愁没有烦恼;一片好胃,是健康的基本标准。猪八戒在取经途中最为惦记的就是吃东西。食欲是人的本能,人类满足自己的食欲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填饱肚子,所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斋僧不饱不如活埋”。
  装愚守拙,行事低调。大家都认为猪八戒没有孙悟空本事大,其实不然,观音菩萨带着徒弟木叉到长安去寻取经人,路上遇到做妖的八戒。八戒和木叉动手,“两个正杀到好处,观世音在半空中,抛下莲花,隔开钯杖”。因为菩萨知道木叉难以抵挡八戒。但在取经路上,猪八戒本事未显,甚至表现不佳。因为八戒早就看穿了人情世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天庭总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况且处处有猴子逞能,自己何必显山露水。
  立场坚定,顾全大局。取经过程中,师徒四人遇难无数。猪八戒每次被妖魔捉拿,总是奋力反抗,大吼大嚷,从不屈服,表现出极为坚定的政治立场。他虽然自私又懒惰,很多的时候却能识大体、顾大局,虽然遇到困难,嘴上说要散伙,但关键时刻总是能和孙悟空、沙悟净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在智取芭蕉扇、四探无底洞、大战盘丝洞等事件中,他均表现出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均可以看出猪八戒在取经队伍中不可替代。《西游记》让我们懂得:渡厄,是人生的常态;善良,是人性的选择。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做人行事?答案就是:守住本真,择善而行。小说中,面对无数妖魔鬼怪、美女画皮,貌似无能的唐僧始终坚定前行,心性不羁的悟空终于战胜了心魔,都展现给我们正面的形象。所谓人间冷暖,就是用很多个善念去化解所有的恶意,用很多个美好去擦试世间的肮脏。
  猪八戒懒惰又有担当、贪财又能吃苦、好色又很专情、自私又讲义气、奸滑又知团结、低俗又富浪漫等等,这些特点符合人类的特性。也正是这些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特性帮助我们在人生的岔道口上选择和取舍。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的无字经便是真经。而取经的过程就是克服内心、战胜自己、求真去假的修行。八戒如此,我们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投资公司正利煤业)

责任编辑:张云鹏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