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不久,同学小聚。毕业20多年,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了不同的走向,变化都很大。大家纷纷感叹,岁月在催人老的同时,也将每个人雕刻成不同的模样。
莫莉尤其让人感到惊讶,尽管已人到中年,但她谈吐优雅,气质不俗,举手投足间显现出淡定和从容。也难怪,她现在省城与人合伙经营着一家律师事务所,事业蒸蒸日上,听说最近刚在市里开了分所。
记得上学那会儿,莫莉就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她参加了学校的多个社团组织,学书法,练吉他,征文活动中有她的名字,健美操大赛有她的身影。我们窝在床上吃零食、看琼瑶小说的时候,她不是在教室里写作、练字,就是去健身、弹琴。
莫莉似乎总是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她永远对新东西充满好奇。记得学校那时刚创办校报,面向学生招聘兼职编辑。我当时也想去报名,但觉得自己从未接触过这方面,就打消了念头。但同样对此一无所知的莫莉却勇敢选择了尝试,最后居然被录用了。看到莫莉的名字出现在校报编辑栏,我在羡慕她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惋惜。
毕业之后,莫莉到了一家小企业工作,但没过几年就赶上了下岗潮。她去商场卖过服装,在幼儿园当过老师,后来参加了司法考试,最终成了一名律师,又从市里到了省城。
勇于尝试,不断突破,从不拒绝一切成长机会的莫莉,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不光是莫莉,那些人生的路越走越开阔的人,无不是保持着一种不断输入、持续更新的状态。
二
朋友兰兰年轻时也是个上进青年,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总是怀有好奇和探究之心。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她却没了当年的热情和冲劲,好像对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邀请兰兰参加各种讲座,或是团体活动,她从来都没有兴趣;推荐她加入读书会,或是分享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她会说,都多大年纪了,还这样励志有用吗?
前两年,按照工作年限和业绩考核,兰兰本来已经达到评审高级职称的条件,但她却嫌评审环节繁琐,论文答辩太难,居然自动放弃了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颇有道理: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内心也渴望成长,行动上却不愿走出舒适区,逃避困难,拒绝成长。
喜剧大师卓别林写过一首诗《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诗中说:“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那些乐于接受生活的邀请,永远以吸纳的姿态,尽情张开双臂,拥抱生活,努力向上的人,才能在成长的路上一路向前。
三
周末参加一个传统文化讲座,授课老师是市日报社的前总编辑。
两年前,王总编作为单位特聘老师,为我们教授过新闻知识。没想到,退休以后的他,居然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道者。
深入了解才知道,王总编退休以来,成天忙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不仅在市电台作直播节目,而且在各大音频平台开国学专栏,吸引了众多的粉丝。虽年过花甲,但他的热情和劲头却一点儿不输年轻人。
始终走在成长路上的人,大概就是王总编这样的吧?无论何时,总能在平淡的日子里保有学习的热情,向上的动力,进而遇见开阔的天地,更好的自己。
你是持续学习,还是拒绝成长,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持续学习和拒绝成长,过的将是不一样的人生。
当一个人没有了精神上的追求,生活激情褪去,学习欲望消逝,日复一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固守在以往有限的认知与见识中,对新生事物置若罔闻,只能是走得步履维艰,生活得尴尬而辛苦。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有的人,死于25岁,葬于75岁。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也许有人会阻碍你的成功,但却没人能阻挡你的成长。
当我们不断努力实现突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内心会变得坚定而强大,有力量去抵御外界的风风雨雨。
成长,是一辈子的必修课。只要内心有向上求好的愿望,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无论多大年纪,都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与包容态度,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努力靠近想要的生活。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