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19-05-23 16:19:43     作者:孙青林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思是一个人虽然仅仅在台上只表演了短短几分钟,可在台下,却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非常严酷的练习。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真知,必须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这一道理在《记者的功力》一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记者的功力》一书汇集了《新民晚报》部分记者2006年到2009年间的新闻采访感言和新闻背后的故事,共有174篇,且每篇之后还有陈向阳、夏欣、吴强等老师的点评,使人感悟深切,体会多多!通过此书我们能了解到新闻背后那些记者们采访的不易,了解到他们所要经历的环境的多变、社会的复杂及新闻背后的酸甜苦辣。

通过阅读《记者的功力》,我推翻了自己一贯认为的记者是一份光鲜亮丽的职业、是无冕之王的思想,让我全面地了解到了一个记者所要做的工作。有新闻的地方必有新闻现场,不管这个现场是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是在乡村的犄角旮旯,也不管现场是金碧辉煌的人民大会堂,还是不法分子出没的危险之地,记者都必须深入一线。“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消息、真实的新闻,他们冲在一线,奋不顾身。因为他们知道: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新闻界有一句行话叫:“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的确,这是对记者最好的描述,也是对记者准确的定位。从书中罗列的记者们的感言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作为记者,光奔跑还不行,还必须用笔杆子真实地记录。“记者是时代忠实的记录者”,书中174篇感言就是对本世纪初中国的记录,就是对大上海的记录。建军80周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地之爱,母亲水窖”、还有“刘翔无愧‘1’号战袍”、北京奥运会的扬眉吐气……在书中我们能体会到那些年国家的巨大变化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化,只觉豪情万丈,情不自禁为祖国竖起大拇指。

当然了,所有这些,都建立在有一个功力过硬的记者到了现场,并且记录了下来。但如果没有过硬的功力,新闻也只是现场的一个节点,依然长眠于现场,变不成人们眼前的优秀新闻。没有功力的记者,那就像鸟儿断了翅膀,难以翱翔。

那么记者怎样才能有功力?我以为就该像书序中所写——“功夫在诗外”。好记者应该从下面几方面提高功力。

首先,关心社会、关心公众事务,有正义感和追求社会公平的热情。《谁来监督业委会》感言、《今年春运,警惕“黄牛”兴风作浪》《乡村小河一夜被填70多米》等文中可见一斑。

其次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优秀的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和人建立起顺畅的沟通关系,这就需要具备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首先需要对不同的人有一个基本判断,只有先对人作出迅速的判断后才能知道后续采用怎样的方式去采访和交谈。《翻开上海女医生的“救灾日记”》《“家庭私塾”教出14岁的大学生》等感言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表述。

再次当然需要文字表达能力,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采访内容进行逻辑调理的组织重建,并写成可读性强的文稿。

另外还需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新闻敏感性,要养成以记者的心态来注意各种信息的习惯。《教育者,志为将来》一篇,只有短短20分钟采访时间,作者却写出长达4000余字、10余个感人小故事和无数细节,实乃了得!

最后当说知识面的宽广。记者不一定是某个行业的专家,但他必须是一个懂很多行业基本知识的杂家。这样他才可以游刃有余地去采访各种行业的人。由于他具备广博的知识,别人接受他采访的时候就不会有鸡同鸭讲的感觉,同时,记者可以就一个问题做出深入的分析,寻找到可能被忽视的深意,这样才能表达出一些有意义、有深度的观点,才能满足这个时代眼界日益宽广、要求越来越高的读者们。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镇城底矿)

责任编辑:黄龙梅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