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祭。
最近不知怎么的,我发了疯似的想父亲。躺在床上想,上班路上想,甚至看到一个和父亲年龄相当的老人也会想。
父亲是2012年10月离开我们的。父亲的离去,让我失去了依靠的肩膀。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就像一颗大树一样,为我遮风挡雨,可如今,阴阳两隔,总觉心里少了一块,空荡荡的。
我的父亲,平凡又伟大。他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付出的一生、担当的一生,也是完满的一生。
1938年,父亲出生,那是抗战初期,一个战乱年代。父亲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童年是在动荡、艰苦的岁月中长大的,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读书的机会,仅上过三年学,从14岁起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父亲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家庭的困苦、历史的局限导致他没有多少文化,但却要承担起繁重的家庭责任,只能靠他的勤快和辛苦劳作维持生计。他种过地,当过木匠,当过煤矿工人,卖过炭,只要是他能干的他都干过。他总是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就下地干农活了;总是在别人早就收工以后才摸着黑回家。父亲眼里总有做不完的事,从早到晚总是有活干,多少年了,繁重的体力活消耗着他的精力,从没有闲暇,没有自己所需,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风霜雨雪,直到他无力劳作的一天。父亲辛劳的一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父亲的一生是付出的一生。几十年如一日,他心里只有家庭、孩子们和家族的荣誉。他把毕生的时间、精力和收益用于赡养父母、抚育子女、培养后代和接济亲戚朋友。到了晚年,他不能劳作了,没有收入,但他看病花一分钱都总觉得是孩子们对他的付出,能省则省。对孙辈们的需求总是倾其所有,鼎力支持,一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没有积蓄,但我们认为他的一生是富裕的一生。
父亲的一生是担当的一生。父亲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不懂多少大道理、人情世故,但他敢说、敢做、能担当,从不躲事,遇到一些麻烦事他总是站出来帮助大家解决。在面对不同乡俗、不同文化的人时,他能考虑众乡亲的感受,又能体谅子女的用心,他做出的选择、判断是大胆的、创新的。在家族和邻里乡亲的事情上,父亲能明事理、拿主意,既能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感受,又能平衡持不同意见少数人的心理,平息了许多矛盾,协调了众多关系。父亲这种能担当、敢担当的气魄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父亲的一生是完满的一生。父亲七十三年的人生历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他有付出、有痛苦、有欢乐、有他满意的和不满意的,但他尽力了,尽心了。从做人到做事,从家庭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他都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很多优秀的品质被他言传身教给子女和其他同他打交道的人。父亲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平静地走完了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丰厚的家庭基业,也没有多高的职位,但他在我们的心中是最完美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清明,我对父亲的思念也愈发强烈,唯有以此纪念永远离开我的父亲了!
(作者单位:公路(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