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喜欢泡图书馆的我偶然发现了阿耐,她的文字总是轻描淡写,娓娓道来。她书中的人物就像你身边的某某,生活化的白描很有味道。这几年,阿耐的作品陆续搬上了荧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跻身于畅销书的行列。从《欢乐颂》到《大江大河》(原著名《大江东去》),再到近日热播的《都挺好》,煞是热闹。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欢乐颂》里樊胜美式的“扶弟魔”和《都挺好》中郭京飞式的“巨婴”以及难以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女儿苏明玉。而直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人就是母亲,直戳中国家庭的痛处。文学作品固然杜撰,电视剧也经常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然而艺术总归来源于生活,可想生活中这样的母亲有很多。
相比之下,我是多么幸运!我有那么一个平凡而可爱的母亲!对儿女,她无悔付出,始终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对丈夫,她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病重的丈夫直至奇迹出现;对家庭,她积极向上,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对命运,她总是一副无所畏惧、傻乎乎的模样。一次次磨难没能摧垮她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硬生生将一副烂牌打出了风生水起的好景象。
母亲没有村里人一贯的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正是因为母亲的一再坚持和鼓励,智商一般的我得以走出了大山,考上了重点大学,改变了命运轨迹。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那个刚刚解决温饱的山村里,母亲始终坚定一个信念:供儿女上学!然而生活实在困苦,同龄小伙伴纷纷辍学出去打工赚钱,妙龄姑娘也陆续嫁人。家徒四壁的我们却还在上学……周遭乡邻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劝解母亲,母亲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就这样,母亲帮衬着父亲,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硬是把我和弟弟双双送到了重点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把儿女都供到大学的家长。我也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女孩……我是多么地幸运啊!因为母亲,改变了命运。
因为母亲,我有机会走出那个十八年没有离开过的县城,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因为母亲,我有机会在大学图书馆读了那么多自己喜欢的小说,再也不必悄悄省下自己的生活费去光顾新华书店;因为母亲,我的生活总是那样积极乐观,时刻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母亲,今天的我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在那间土坯垒成的老屋里,母亲陪着我在25瓦的灯泡下做作业,母女俩的剪影印在木质的窗框里。在那条乡间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土路上,母亲骑着自行车驮着我去城里上学,无数次地往返。在县城老旧的火车站,由于地里的庄稼巴巴儿地等着母亲收割,母亲只能送我到站台口,便一路上不断地鼓励我、嘱咐我,谨记母亲教诲的我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去上大学……这些过往时常上演于我的梦里,每每回到乡下我还是喜欢到已经没人居住的老屋里闲逛,回忆那时清贫却幸福的时光;我还是喜欢爬到田埂上张望,回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母亲割谷子、捆黍子;我甚至几次从那条路上徒步到城里,想着母亲送我到学校后的返程中,弱小的身板孤独地踩着28式自行车……
尽管老屋已经无人居住,土坯在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中开始瓦解土崩;尽管那条小路已经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过往的多是汽车和电动车,偶有自行车经过也是全副武装的骑行者;尽管乡下的田埂上已被成千上万亩的杏林占领,农业也开始分工合作;尽管25瓦的灯泡已经不见踪影,宽敞的新房子里装满了各种造型的现代灯具;尽管那些颇为清苦的日子已成过往,随之一并而去的还有那一只自动笔、一件新衣服就能带来好长一段时间的快乐!
不,那些过往并没有过去!她分明藏在母亲爽朗的笑声中,藏在微微紧在一起的皱纹里,藏在母亲沧桑的目光中,藏在母亲那双布满沟壑的手掌上!日子好了,母亲更勤劳了。母亲带着她的绿色农产品北上,在国家农展馆顺利展出。母亲成立了村上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购置现代化农业机械,乌克兰的机械专家现场指导。母亲带动街坊四邻大规模种植经济苗木、加工绿色农产品,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方圆几里的别村乡亲来取经,母亲毫无保留地认真介绍。远道而来的外省客人来家里参观,母亲除了介绍还不忘在临走时写下注意事项,说明各种苗木需要修剪的不同时间以及需要施肥的不同种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河开了,天暖了,母亲又要开始忙碌了。
因为母亲,无论过往多么困难,都那样乐乐呵呵地挺过来。
因为母亲,无论明天多么未知,都这样义无反顾地奋斗着。
(作者单位:销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