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年轻的救护队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拥有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山西焦煤汾西矿业矿山救护大队四中队副小队长王杨。他用自信、自强,展现着救护队员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青春风采。
参加工作以来,王杨一直以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奋战在矿山救护的岗位上,在他身上,既有矿山救护队员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可贵精神,又有共产党员不畏困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今年,他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称为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第九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矿山救护工状元。
技术过硬带队伍
矿山救护行业是处理矿井水灾、火灾、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的专业队伍,是一项特殊职业。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多年来,王杨始终坚持“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工作原则,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抢险技能。为全面掌握抢险救援技能,他不断向老队员学习请教救援技术,努力学习《矿山救护规程》《矿井灾变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国内外先进的矿山救援经验以及抢险技能等专业知识。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让王杨在每次业务理论技术考核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通过认真学习,真正成为了技术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救护队员。”师傅路亮这样评价他。队员张克建说:“他是认真负责的小队长,他带头执行队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带领我们学习矿山救援业务理论知识,救援仪器操作等,经常跟我们共同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小队技术装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颇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王杨严格要求小队队员要熟练掌握救援仪器的使用,对应知、应会更要烂熟于心。每周末对本小队队员进行救援仪器操作考核并进行技术装备检查,小队救援仪器达到了全、亮、准、尖、利、稳的规定要求。
王杨深知处理矿井各种灾害事故责任重大,在每次值班期间,只要电铃一响,他总会带头冲向救援第一线,出现在最艰难的地方。特别是在2013年“9·28”透水事故中,他积极主动和老队员一起接风筒恢复灾区通风,监测气体和水位下降情况,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在2015年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中,他处处展现出一名救护队员英勇善战的本色,高质高效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积极备战勇夺冠
在日常的训练中,王杨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别人休息他钻研,别人训练他加量,在烈日下爬摸滚打,手上、脚上都磨起了血泡,他只有一个想法:既然是比赛就要靠实力,就得能吃苦,想不给救护大队丢脸就得练,而且要更加刻苦地练。训练时,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每一个要领,规范每一个动作。就这样,王杨从体质、理论到应知应会以及技术操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绩突飞猛进,他很快就脱颖而出,并且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在今年集团公司第九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救护工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冠。“在王杨看来,生活就是付出,没有付出就得不到回报。干工作就要有过硬的本领,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正是这份付出,让他取得了好成绩。”救护大队党委书记高宗明说。
王杨深知: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