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1-02-10 18:44:59     作者:范纪红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雁北,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区。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雁北的地域特征赋予了其独特的风俗文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从某种意义上说,雁北的春节从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就开始了。当地有句俗语:“小雪卧羊、大雪杀猪。”以前没有冰箱,只有过了小雪,天寒地冻,牛羊肉才能长期保存。因此,在农村小雪这天便成了杀羊的日子。人们把羊下水切碎煮熟,与肉汤一起熬成羊杂割,把要留到过年的羊肉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大铁盆或铁锅里,放到墙根背阴处。如若赶上下雪就更好了。打扫些积雪堆起来,将大铁盆包得严严实实,这俨然就是一台天然冰箱。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碌起来,虽朔风凛冽、天寒地冻,却挡不住人们对农历新年的热情。“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到了腊八,意味着过年正式拉开了序幕。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雁北的腊八粥与别的地方做法不同:先将红豆煮熟,煮豆的水则用于煮小米饭,待锅内水渐少,将煮熟的红豆、去核后的红枣、糖放入继续焖煮,直至水分全无。与其说这种粥是祭神用的,倒不如说这是雁北人辛勤劳作成果的展示。在雁北还有“明冬暖年黑腊八”之说,“黑腊八”指吃腊八粥时,不能等天亮,一定要趁黑吃,否则就会得红眼病。

腊八当天还会泡腊八蒜。将蒜瓣泡在醋里封起来,专为过年吃饺子用。等年三十儿晚上打开,蒜泡得碧绿,醋也有了蒜的香气和辣味,蘸饺子吃甚是味美。饺子又名“交子”,代表“更岁交子、团圆福禄”,年夜饭是少不了它的。

过了腊八,街上卖年货的渐渐多了起来,店里也趁机推出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来招揽顾客。顾客如潮水一般,一拨一拨——他们要给家人准备好过年穿的新装,也得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东西。现如今,人们不需要准备太多东西,超市正月初二就会开门,买东西很便利。可人们仍是拎着大包小包买东西,恨不能将店铺搬回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天还未破晓,人们就起来打扫庭院,燃放鞭炮,在鞭炮声中将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在这天,人们还会买麻糖来辞灶,意在用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以便下界保平安。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方的春节习俗。雁北也是如此,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开始打扫卫生,犄角旮旯也不放过,寓意将所有不好的事物统统扫出去。此后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新贴的窗花鲜艳夺目,显示出家富人宁、红红火火的景象。

到了年三十儿,上班族、学生族、打工族都已放假回家,厨房里传出剁馅的声音,奏响了欢天喜地的节日乐章,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炸油糕、烩豆腐粉条的香气。女人们忙活着年夜饭,男人们也不闲着,贴春联、贴福字(在雁北,福字是倒贴的,寓意福到)、贴门神、垒旺火(旺火用煤块垒成塔形,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孩子们则开心地玩耍。这一天还要祭祖、守岁、接神。待午夜钟声响起,男孩子们开始燃放鞭炮,男人们则负责点燃旺火,然后全家老小围着旺火顺时针绕三圈,逆时针绕三圈,祈求来年一切顺顺利利,日子红红火火、旺气冲天。在火苗的摇曳中,自家的鞭炮声跟远处的、近处的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把过年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正月初一,旧时的雁北忌扫院、忌洗衣、忌用针、忌挑水,特别忌说晦气话。吃过早饭,一家人就穿上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孩子们揣着新得的压岁钱,三五成群地在街上乱跑,虽然兜里装着糖果,仍抵挡不住零食的诱惑,不一会儿就将还没捂热的压岁钱花掉。在这天,各地的寺庙都免费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些吃食和小朋友喜爱的玩具。

到了元宵节,又是另一番景象。从正月初八开始,戏班子就辗转于各个乡镇搭台唱戏,耍孩儿、秧歌戏、道情戏轮番上演,让老百姓美美地过了一把瘾。城里,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有的是清一色的红灯笼,有的则是造型各异的彩灯。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都集中在城里,在元宵节当晚沿街进行表演,有龙灯、高跷、抬阁、旱船、大头娃娃等。你看,媒婆穿红戴绿,嘴边有颗大黑痣,手拿烟袋,走起路来一扭一扭,时不时还冲观众抛个媚眼,逗乐了看热闹的人们;抬阁上的小孩儿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眉心点个红点儿,看上去萌萌的。他们随着鼓点前后摇摆着胳膊,隔一会儿翻一个跟头,惊得观众为他们捏了把冷汗……

广场早已燃起旺火,一为照明,二为取暖,三为兴旺。雁北特别讲究旺火高大,这也间接表现出雁北人的粗犷和豪放。元宵节的旺火尤以怀仁旺火为最,它规模庞大,耗煤炭近百吨,高达10余米。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恰似一条条吞云吐火的飞龙,吐出长长的火舌,直舔苍穹、火光耀眼、蔚为壮观。

正月十六,学生们开学,大人们也收心工作,年结束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的日子过得拮据,只有过年时才能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猪肉和纯白面饺子。伴随着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步伐,现在交通便利、物资充盈,人们不再为温饱而发愁,不仅有线下附近超市,更可线上购买,手指轻点间,各类年货快递上门。同时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过年方式,而是选择春节假期走出去旅游过年,人们越来越追求和享受春节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德力信公司)


责任编辑:黄龙梅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