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唐人陆羽在《茶经》中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文人墨客也喜欢把茶入诗,刘禹锡写:“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杜耒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可见,喝茶不仅可明心净性,亦是待客之道。
由于爱喝茶,我对茶文化就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字谜“人在草木中”描绘出茶的颜色,俗语“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讲出了茶的保健功效,谚语“酒吃头杯,茶吃二盏”道出了品茶的最佳时刻。
一年暮春,我前往雅安蒙顶山旅游,那里有两千多年的种茶历史,我自然会受到“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诱惑。行至山腰,只见叠翠的层层茶园在艳阳朗照下绿油油地闪光,采茶的姑娘们身着红衣,双手采摘嫩尖,身姿轻盈,别是一番劳动美景。登上山顶后,我喝着十元一杯的“黄芽”,实感惬意。又是一个暮春时节,我在西湖边的一间店铺门口看见店主将鲜嫩的茶叶置于温火热锅中,用戴着手套的手有节奏地翻炒。我好奇地问他在做什么。男子回答:“我在用古法烘焙龙井。”茶叶标价550元一斤,我看着新鲜,就买了二两,虽觉得不便宜,却收获了一个小小的满足,也是一种情趣。
日常生活中,送茶成了走亲、访友、敬师、尊上的常备佳品,茶的包装也就出现了精粗有别的情况。我曾喝过一种名为“金骏眉”的茶,包装华美,标有“中国一品”字样,题句“壶内藏宇宙,杯中叙春秋”,颇显气魄。细品,倒也没有品出精致的茶味。
茶,和谐地满足着社会生活,愉悦地沁透着精神生活,亦无奈地应付着世俗生活。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水峪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