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一句话:“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即使眼前的生活并不美好,远方仍有诗意和憧憬。其实真正的诗意就在生活里,甚至就在苦难中。
我理解的“国家不幸诗家幸”,是讲有诗意的人即使在承受不幸的时候,仍能够享受当下,以诗为载体,以诗为工具,让诗歌传递正能量,拯救自己,拯救世界,勾画美好的未来。当诗人写下鼓舞的诗句时,我想他的内心并没有拘泥于生活里的苦难,相反他在苦难中营造诗意,诗意就成了苦难的突破口,成了照亮前进道路的明灯。
在距离地面200米的井下工作时,我经常看到一个年轻人,他在休息时会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册子,就着昏黄的矿灯痴迷地读书。后来我才知道那本小册子是泰戈尔的《飞鸟集》。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弥漫着煤尘和汗臭味道的空气,皴黑的脸、沾满煤屑的手、摇晃的矿灯,我能看到他明亮的眸子和嘴角的浅笑,这读诗的样子本身就是一种诗意。随着班组长呼唤开工的声音,年轻人轻轻合上诗集,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到上衣口袋,认真地系上纽扣,用右手在放书的位置拍了拍,与其他工友一道走向巷道深处。那铿锵有力的步伐充满了诗的力量,随之传来的劳动号子更是注上了诗的韵脚。这就是矿工的诗意,即使在地壳深处,仍然无法将它埋没。
诗意是黑夜里的黑色眼睛,我们用它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找光明。我们的世界不都是歌舞升平,也不全是奇观盛景,更多是繁琐、唠叨、甚至责骂。但这又何尝不美呢?繁琐是因为自己还有可用的价值,唠叨是因为别人还在意自己,责骂是因为大家希望你改变,希望你进步。生活给我以苦难,而我报之以微笑。能这样想,生活就有了诗意。
诗意是面对所有不快的欣然接纳,是面对不幸生活的勇气,是度过人生冬天的围炉,是走出生命低谷的指南针。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店坪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