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0-09-23 08:33:34     作者:傅秀萍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灵石董家岭,这个有着很多传说故事的地方,曾经无数次萦绕在我的梦中,随着岁月的匆匆而去,一睹其奇观的强烈愿望愈来愈浓。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如愿以偿。驱车行进在蜿蜒曲折的山岭中,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郁郁葱葱的丛林灌木,和那些五彩斑斓的受惊掠飞的石鸡山鸟,我怎也按捺不住那兴奋激动的心情。悄然不觉间已到了董家岭,一袭微风迎面吹来,顿时令人感到神清气爽。太阳暖融融地洒满山野,清新湿润的空气中散发着山花野草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

举步前行,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红墙青瓦的寺庙,那高高的门楼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观音庙。走进寺院,发现这寺庙的格局与别处的寺庙略有不同,紧邻寺门的是一座很高的戏台,戏台顶上的造型也是独具一格,彩雕木刻,镂花飞檐,令人过目不忘。左右两侧是二层楼式结构的偏房,一层是厢房,二层上面是有雕花护栏的看台,是当时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们聚会、赏月、看戏的地方,由此看出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业余生活也是很悠闲惬意的。正面是威严肃穆的供奉神像的殿堂,从墙上镶着的石刻来看,这座寺庙已有久远的历史,虽久经岁月的洗礼,然在后人们的精心保护和维修下,依旧雕栏画栋,流金溢彩,昭示着它的庄严与厚重。

我们在赵志灵书记饶有兴致的解说中,在凸凹不平的石径小路上,怀着好奇与探究之心,步入这被一层神密面纱罩着的古村落。

村庄里是干净而静逸的,丝毫没有儿时在村里见到的鸡鸣狗叫、羊咩马嘶声,路旁也看不到粪堆。安静得听不到一丝嘈杂声,若干年前的骡叫车响、店铺林立、彩旗飘扬、人流涌动的繁华闹市,已湮灭到历史的风尘中。看着这依山傍势、顺坡而上、层楼迭阁、错落有致、阶梯式的房屋建筑结构,一种对前人精湛技艺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董家岭的整个村庄属于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前以峭壁为屏,后以峻岭为靠,院落彼此相通,上下相连,是一种节地节能的建筑形态。从院落的结构中能看出当时村民们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整个村子里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其结构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上下九层,西部上下五层,暗含“九五至尊”之意。有三合院、四合院、五合院,还有一个九合院,是当时最富有的赵氏家族的宅第。无论大小院落,门楼上都有寓意不同的砖雕,穿廊和窗户上都有木雕,五子登科、八仙过海、天易福、凝瑞气等牌匾。从高处俯瞰,古村依山就势建于形如倒放元宝的半山腰的坡地上,既像一条卧龙,又如一块元宝,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元宝村”。

看着这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建筑,我深深地被当时设计者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门面,无论经年累年、世事人非,任凭岁月风沙肆虐,它依然把昔日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后人。

名为董家岭,早已名不符实。村子里董姓人氏寥寥无几,大都是赵姓而且已近四百年的历史。他们经商为主,种田为辅,虽然方圆不足百里,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子里设有当铺、银炉、酒坊、木工铺、醋坊、油坊、豆腐坊、屠宰坊、米粮店、杂货店、药店等,应有尽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能看出当时董家岭村民富甲一方,繁荣兴旺的全貌。

我们一边走一边听着赵书记介绍,途经一棵老槐树前,斑驳的树身上,依然枝繁叶茂。它曾经见证了古村落的风雨沧桑,历史变迁。村里人传说此树至少有1000年的树龄了,因为有九个粗枝,所以叫“九头枝”。

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门楼上已有裂痕的大门前,赵书记说,这就是当时村里最富有的赵家,当地曾有“老板赵晋昌,金子堆成山”的民谣。赵氏家族曾是:“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目睹这曾经辉煌一时的赵氏豪宅,心生感慨,禁不住细细观看,真想从这里的犄角旮旯里再有新的发现。这是一个九进院,每个院落都造型不一,用途不同,最里面的也就是第九个院落是粮仓,也是赵家的库房。赵家的主要财富都储藏于此。据说,这赵家还有个“金盆洗手”的故事:有一年,皇上西行至临汾,在此小歇,因当时赵氏家族风光显赫,临汾府半条街的产业都归赵家所有,临汾府台便安排赵家接待。皇帝驾临,何等荣兴,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赵氏当家人一时高兴,冲昏了头脑,为表示对皇帝的一片虔诚之心,特意用黄金做了几个金盆让皇上洗漱。“金盆洗手”,什么含意?皇上心生不悦,不动声色地问:“你家的金子有多少?”赵氏当家人不敢隐瞒,毕恭毕敬地回答:“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家里的金子就有多少。”皇上一听,这还了得,你这是富可敌国呀!龙颜大怒,长叹:“若让赵家倒,必遭天火烧。”世上有些事还真解释不清,皇帝就这么一说,可没料到真被言中了,没过几天,正当红日高照之时,一道火光直冲赵家第九个院落,熊熊大火冲天而起,终归那一场大火断了赵家的财源,从此赵家逐渐走向衰败,那被天火烧过的痕迹久经风霜雪雨的侵蚀,颓垣断壁依稀可见。故事背后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这次惨痛教训也成为赵家人教育后代的家传古训。

虽然,昔日豪华兴盛一时的赵宅现已风光不在,但仍有赵氏后人在此居住,坚守着这一方土地。

我们随着赵书记把董家岭这座小城堡大概游了一圈,听着他侃侃而谈,看着他热情高涨地叙述着重新规划董家岭的宏伟蓝图,他要和村民们一起利用董家岭这天然的资源,温润适宜的气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发集疗养、旅游、休假、饮食为一体的渡假村,把董家岭打造成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赏读这黄土高原上的精美绝伦。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设备修造厂)


责任编辑:蒋晓宇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