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难打的仗,但一定是一场我们必胜的仗!
----题记
1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趴在窗边向外看了许久的女儿低沉地说。
“等这场‘仗’打赢了,我们就能出去了。”我回答道。
“妈妈,外面没有人,敌人在哪里?”女儿不解地问。
“我们的敌人,很微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势如巨蟒,一旦被传染,它就会一点点地吞噬我们的身体,不断扩散,一传十,十传百,成百上千,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出去,不出去就是在战斗。”我果断地回答。
“我们能打败敌人吗?”女儿瞪大眼睛接着问,
“能,一定能!在我们的前方有很多白衣天使夜以继日地抗争,有众多专家学者数以千计的实验研发,有无数的无名英雄在奋战,我们的身边还有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对敌,一起抗争,只要我们撑住,撑住,胜利就一定会到来!” 我哽咽了。
女儿听了我的话,转过头看着窗外,紧缩的眉头稍稍舒展,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妈妈,我不出去了,我在战斗!!”说完又继续看着窗外。
2
这段时间似乎已经习惯了早上早醒一会儿,除了要向单位汇报个人状况,向孩子班级汇报每天状况外,就是迫切关注疫情的进展。当看到一位位身处一线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一位位心力憔悴、耄耋花甲的专家学者,一批批整装待发驰援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忍不住落泪了,谁不是血肉之躯,谁没有家人的牵挂,谁敢说在疫情面前没有丝毫畏惧。他们没有特异功能,没有三头六臂,没有七十二般变化,没有坚不可摧的毅力,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非常时期的义无反顾,特殊时期的舍小为大,亲人句句关切的嘱托,临危受命,别无选择,只因为我们大家都太渴望这场胜利的到来!
截止到2月6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已达31161例,疑似病例26359例,死亡636例,治愈人数1540例。
而自去年12月8日,武汉出现27例感染开始,到现在,整个疫情已经持续了整整62天。
62天,一线重症病房外的医护人员说:“我把这一生的眼泪都流光了!”
62天,在家的孩子哭着思念母亲,老人思念着孩子,多少人相见不敢相拥。
62天,许多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好心人,捐出了自己都舍不得用的钱和物。
62天,所有自行隔离在家的人,都焦灼着心系一线,撑下去,撑下去,我们一定会胜利!
会的,一定会的!
2020才刚刚开启,撑住,就是一切!
3
回顾17年前的非典,那时的我正备战高考,为不影响高三的学习进度,我们年级被单独封闭在学校旁边的一栋三层小楼里。那时的窗外也这般寂静,静得让人发慌,静得让人不知所措。没有便捷的通讯设备,唯一的信息源就是学校小餐厅的那台电视。
那台只有在晚饭期间才能打开的电视,成为当时我们驻足的唯一焦点。病毒扩散情况,治理情况,新增人数、确诊人数、治愈人数、死亡人数以及当时全国的防非情况等等。每天定时测体温,环境虽有些压抑,但我们的生活学习却井然有序。记不清太多,但清楚的知道,学校对我们的封闭,是对我们最大的保护。
17年后的今天,“疫”战又一次悄无声息地打响了,就在2020刚刚开启的瞬间。有人说,这个年很静,静得让人发慌;有人说,这个年很焦虑,焦虑到每天的关注点只有一个——“疫”情;有人说,这个年离别多于聚首,即便是在年三十那个本该团圆的时刻;有人说,这个年全是眼泪。
是的,我们正在历经一场磨难,一次战役。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身处何方。虽然我们隔屏相见,虽然我们见字如面,虽然我们不曾相识,虽然我们已是故交,但在此时,我们都是战友。疫情面前,不要外出,各自保重,期待战役胜利,我们再相约。待到那时,我们也许才会明白:
好好活着,是这世上最大的圆满;
劫后余生,是这世上最善良的话语;
平平安安,才是亲友故交最美好的祝福。
阴霾下的窗外依然很静,灯光透过窗玻璃照在女儿的脸上,清透自然。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远方,在孩子坚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未来,更看到了必胜的希望。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