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大姑姐,是在我的婚礼上,一头乌黑的秀发,还有锃亮的大脑门让我对她印象深刻。在婆家兄妹六人中,她排行老大,如果不是与她相处七余载,我都不相信,一双泛着血丝的老茧手会是岁月留给她最深的印记。
大姑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丽英。作为七零后的她,本应该享受到较好的教育,但生在山村、长在农村的她,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家,从此割草、喂牛、锄地、收麦,照看弟弟妹妹成了她人生的主题,也把她塑造成了一个集勤劳、持家、坚韧、质朴优秀品质于一身的中国传统女人。
听婆婆提起,大姑姐十三岁那年,最小的一对双胞胎弟妹出生了。为了不耽误地里农活,家里的大人天不亮就下地务农了,伺候母亲月子就落在了大姑姐身上,给母亲做片儿汤、给小弟妹熬面糊、洗尿布,每天忙个不停。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她还得给十来口人准备伙食,劈柴生火,和面蒸馍,这一切的忙碌,让她一下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迅速长大。这双手,也因那个夏天,悄悄磨出一层黄茧。
岁月流转,这年大姑姐十八岁了,因为她的吃苦耐劳、勤快可人,好的名声传到了十里八村,大家都争相上门提亲。这年,她嫁给了同龄的姐夫,一个下煤窑的硬汉子,看起来性格粗犷,但很踏实。本以为嫁作新妇的她可以享受一下美好的二人世界。然而,当四个不同年龄大小的孩子边喊着大嫂,边跑到她身边时,她知道,她从山村的一个大家庭,来到了城边村的另一个大家庭,因为年仅十八岁的丈夫,是家里老大,还有四个弟妹,最小的只有五岁。
都说长嫂如母,这句话用到大姑姐身上十分贴切。从那年起,她的胸前又戴上了刚刚卸掉不久的围裙,洗衣、做饭,照看弟妹,帮公婆打理农事,日复一日,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在别人看来十分辛苦的事情,到了她眼里,就是只要闷头干,活儿总有干完的时候,但力气是使不完的。就这样,大手牵小手,大姑姐用二十年的默默付出,帮两个小叔子娶了媳妇,将两个小姑子送出了家门。这些年,她的双手,又磨出了一层黄茧,变得更硬了。
如今,四十八岁的她,在婚姻这条长河里,一转眼已三十载春华秋实。一生育有三个儿女的她,近来迎来了幸福时光。大女儿自小乖巧可爱,研究生毕业后嫁给了心仪的男孩,如今正准备博士毕业实验,虽忙碌,但过得充实。排行老二的儿子三年前大学一毕业,就与一家国企签订了聘请合同,家里正在张罗着给找个对象。最小的女儿,生活得较为自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与小朋友们待在一起,进了一家培训机构,希望能将专业所长发挥到有用之地。
当人们疑惑,一个山村出生、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家割草喂牛的女人,如何培养出三个优秀的大学生时,我想,也许是因为她身上对生活无限热爱的乐观态度,是她面对生活的考验,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又或者是她那双透着血丝、布满老茧的双手,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下一代。
夜幕降临,看着大姑姐瘦削却坚强的背影,伴着清风和小月,慢跑在林荫小道上,我心底不禁为她喝彩。辛苦了半辈子的女人,希望你的余生,在幸福生活的呵护下,手上的老茧渐渐褪去。
多年后,在夏日阳光的映射下,我仿佛看到了一双纤纤素手……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霍宝干河煤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