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真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资讯 » 媒体传真 »
发布时间: 2022-05-21 15:13:33     作者:陈秋莲 孙颖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初夏5月,在汾西矿业新产业发展公司服装厂宽敞明亮的缝制车间内,上百台缝纫机“嗒嗒”作响。女职工们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接片、锁边、缝纫、检验……一块块普普通通的布料,在她们手中飞快地发生着变化。几分钟时间,一件件整洁大方的成衣便呈现在眼前。服装厂书记秦小萍告诉记者:“要说缝纫技术,还属刘忠琼最高!”

刘忠琼是服装厂缝制车间的一名老班长,在缝纫战线上一干就是30多年。30多年的坚守让她从一名普通缝纫工成长为技术大拿。

见到刘忠琼时,她正在缝纫机前为衣服加领边。只见她娴熟地裁边、走线、压边,双手在缝纫机上像弹钢琴一样上下翻飞,不到两分钟,一件衣服的领子就加好了。

“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都是精细活,不仅要眼疾手快,还需要精湛的技艺。”秦小萍告诉记者,“完成一件成衣,有裁片、锁边、上袖、上围腰、领子、锁眼、钉扣等大大小小数十道工序。无论哪个岗位,刘忠琼都能顶上去,是车间里名副其实的技术大拿。”

1991年,年仅18岁的刘忠琼来到服装厂缝制车间,成为一名普通的缝纫工。

因为对服装制作一窍不通,只能从最简单的手套、袜子开始做起。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学好手法,她每天反复练习,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待在自己的缝纫机前。为了能匝直布条,她一天能把这个动作重复上百次,有时候动作稍慢,就会被缝纫机扎着手指。有技术难点不懂,她就去请教师傅,琢磨师傅的手法,加边、压脚、合缝,调整缝纫机跳针等,直到做好为止。

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刘忠琼就从一名实习工转为服装生产流水线上的缝纫工。回想起当年的经历,眼前这个个子不高、一说话就笑的缝纫大拿满怀深情:“当时经常通宵加班,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自己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把基本功练扎实,要做就做到最好!”

凭着这股韧劲儿,刘忠琼将流水线上的底工、锁边、锁眼、钉扣、打结、整烫等十几个岗位干了个遍。渐渐地,她的手指越发灵巧,制出的成衣都是百分之百达标。在2008年山西焦煤集团职业技能大赛中,她以实践项目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她还多次获得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成为车间里小有名气的能人。

在生产线上各个工序沉淀了20年,刘忠琼仍是车间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每天一上班,刘忠琼先将机器设备开机;班前会上,她会将每日的生产任务合理分配,并为大家讲解工艺、服装制作的注意事项;接下来的车间巡查,从裁片到成品完成,她都一丝不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013年,厂里从加拿大引进了一套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服装制作吊挂系统,并安装在刘忠琼所在的缝制车间。整个流水线作业靠电脑控制排站位、排工序、统计生产量等,完全取代了之前的人工操作。

面对新一轮挑战,刘忠琼主动请缨,跟厂家技术人员学习在电脑上编排服装加工工序。随着新系统的引入,加工的服装种类有40多种,最多的需要30道工序,一类服装的工序排列需要一两天才能完成。但她没有退缩,整天看说明书,在电脑前一点点琢磨。经过3个月的努力,吊挂系统的电脑终端操作方法被刘忠琼一举拿下,每类服装的电脑排序仅用10分钟就能搞定。

为方便全员掌握操作要领,她还总结出一套操作口诀,毫无保留地把技能传授给新人,“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技术,还要带动整个车间提升水平”。之后,缝制车间的日生产量由原先的70余套增加到250余套。

责任编辑:兰洁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