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专题列表 »
发布时间: 2025-09-02 20:00:00     作者:李静 安智光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7月25日清晨5时50分,汾西矿业东瑞煤业矿区,3名早班职工提前10分钟到达通风管理部办公室。长桌上,橘红色的自救器整齐排列着,一场盲戴自救器的实操考核即将进行。 

6时整,随着东瑞煤业安全培训师安智光发出“蒙眼”指令,考核正式开始。

综采队职工曹新华立即戴上眼罩,双手摸索自救器外壳,迅速撬开保险扣,展开气囊,将口具咬入嘴中,同时用右手拇指按压补气板,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当计时器定格在“25秒”时,一旁传来自救器掉落的声响——另一名职工未提前检查挎带,挎带脱钩导致自救器摔在地上。 

“挎带卡扣必须扣死,否则跑动中一脱落,再熟练的动作也白费!”安智光一边捡起掉落的自救器,一边大声强调。

“井下发生事故时,多耽误两秒就可能危及生命。”25秒完成操作的曹新华摘下眼罩时说道。 

下午2时,东瑞煤业副井口,检身工孟三红手持的金属探测仪显示,青年职工刘江江携带的自救器压力指针处于红色区域,判定为失效状态。孟三红当即要求刘江江更换合格自救器后再下井。“自救器是最后一道生命防线,必须保证完好有效。”孟三红认真地说道。 

“看到这些明显的磨损痕迹了吗?这是他们日常反复摘戴、模拟演练留下的印记。”职工入井后,通过高清监控,东瑞煤业安全环保部部长郭威指着矿工挂在后腰的自救器外壳介绍。这些印记无声地讲述着东瑞煤业对职工开展自救器日常使用的强化训练和严格监管。

记者手记:

平常25秒急训,关键时刻救命。25秒的利落与2秒的失误,在自救器盲戴考核中划出了一道生死线。盲戴的快与准,绝非朝夕之功。井下避险没有彩排,每一秒都是实战。那些磨旧的自救器外壳,记录的不只是训练次数,更是把演练当实战的敬畏心。从职工提前10分钟到场的准备,到检身工“不合格绝不下井”的较真,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是守护生命的最坚实铠甲——在险情面前,熟练是底线,严谨是底气。日常培训多一分精心,井下作业就多一分安全,这便是培训的要义。而这样的培训,必须人人满分。

责任编辑:贾文颖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