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凯发体育k8

当前位置:凯发体育k8 » 文学作品 »
发布时间: 2023-08-04 20:00:00     作者:贺志伟      来源:山西焦煤网      点击次数:

进入暑假,第一件快乐的事情就是妻子帮我购得一套“四川历史名人丛书”,《李白传》《杜甫传》《苏轼传》《诸葛亮传》都是我一直想品读的书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写出这样千古流传诗句的杜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带着满满的期待,我仔细拆开包裹在书籍上的保护膜,这本由孙微、张学芬编著的《杜甫传》便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带着我去寻找杜甫一生的行迹。

在这本书中,作者安排了十四个章节,叙述了杜甫的家庭出身、青年时期的漫游经历和困居长安的潦倒境遇等生命历程。杜甫有着显赫的家庭,他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他自幼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志向。从十九岁到中年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杜甫五次漫游,途经齐赵、梁宋。经过泰山脚下时,杜甫目睹了东岳的雄伟壮丽,激情澎湃地写下千古绝唱——《望岳》。这首诗境界高远,寓意深刻,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雄姿,更突出了青年杜甫的远大抱负。而立之年,杜甫西去长安,渴望求得一个官职,他积极参加科举考试,采用投赠干谒的方法向权贵们进献诗赋,以求他们加以援引,然而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

困居长安多年,杜甫在政治上一直找不到出路,生活上日益困顿,这种生活地位的急剧转变是他从感情上逐渐贴近下层群众的根本原因。贫困交加的生活让他体会到人民的痛苦,他开始把目光投到普通百姓身上。

杜甫对唐玄宗连年的开边战争深恶痛绝,亲眼看到那些被迫应征士兵的惨状,遂作一首替百姓说话的诗《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几经波折,杜甫由求仕的失败认识到了整个政治集团的腐败,从此,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他的诗里也都是国与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因安史之乱,杜甫四处流亡。他亲眼看到老翁、老妪、征夫、老兵、孩子被抓的悲惨景象,十分震惊,于是把沿途所见所闻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分别写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这也是我们熟知的杜甫经典代表作品“三吏”“三别”。

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衣食无着的时候,心里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

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深情地写道,杜甫强烈而深沉的爱国赤诚、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众生平等的和谐思想都永远感动着后人。杜甫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鲜活地进行了一次崇高人性的诗意展示,其必将超越时空而永恒存在。

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让我通过阅读《杜甫传》再次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乳汁,让我更多地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钙”。

见贤思齐,我要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同频共振、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员工学校)

责任编辑:贾文颖

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