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当基层通讯员已经近4年了。4年来,我因为采访走过矿区很多角落,认识了很多可亲可爱的一线员工。半路出家的我努力学习着寻找新闻线索,时至今日才发现,在寻找背后,还有生动的真实。
还记得第一次采访一对师徒时,我拿着思考好久才列出的采访提纲走进综掘二队办公室。刚下班的闫师傅话不多,略显拘谨地看着我,和我沟通更是问一句说一句,遇到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才耐心地画构造图给我解释。同样拘谨的我悄悄在心里记下来:闫师傅就像一个学徒,腼腆、真诚。我磕磕绊绊地完成了采访,稿件写完后,又逐字逐句修改完善,直到见报,感受着写稿的快乐和发表的欣喜。而闫师傅在我的记忆中,就像采访时记录的那样,是一个腼腆的学徒。
偶然发现,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后,我们渐渐熟起来。我发现,闫师傅当时的腼腆大概是因为第一次面对记者吧。现在的他谈起工作的那些事,能总结出很多心得;谈起自己的徒弟,也有了师傅的沉稳和期盼;谈起自己的孩子,更是有着父亲的深沉和藏不住的骄傲。
就是这样,4年间,因为采访而相熟的师傅们不再只是我选题中的模样,他们渐渐变得生动起来。煤海巾帼薛月梅一如既往地忙碌且热心,有一天下午七点,她骑着摩托赶回单位检点工作,还顺路帮我捎笔记本。技术大拿王静强在一次采访中有了新的巧思妙想,就忘记了采访认真地研究起来。智能化矿山建设践行者郭志杰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井下万兆工业环网的建设后,自认为不善表达的他在采访时带来了同事给我们详细讲解……
记者是记录真相,努力将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变成影像和文字的人。以记者为名,我和很多员工成了熟悉的朋友,通过镜头和文字,我感受到他们的平凡和伟大。师傅们不再是被记录的新闻,不再是被定格的画面,而是随着企业发展始终坚定向前走的奋斗者,也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生活而努力的最可爱的人。
这样的姿态有多形象生动,就有多让我钦佩感动。很荣幸,我将以记者为名,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汾西矿业柳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