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夜班生产时间,汾西矿业柳湾矿井下一派繁忙景象。数名工作人员挎着工具包、手握扳手,穿梭在各大设备间仔细检查每一台设备的运行情况,红色安全帽上的金黄色党徽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是该矿机电党总支创新开展的“‘红扳手’隐患排查”党建示范活动现场。
今年以来,柳湾矿党委以探索“党建 中心工作”融合新路径为抓手,组织各党(总)支部聚焦安全生产、降本增效、人才培养等中心任务,打造“安全文化示范党组织项目”,通过“党旗插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难题解在一线”的生动实践,精准破解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问题。
作为一座已开采63年的老矿,柳湾矿目前分两个盘区作业,机电设备种类数量繁多,整体维护难度大。井下作业地点分散,最远的工作面单程就要2个小时,将隐患问题解决在现场成为保障设备开机率的关键。为此,机电党总支立足安全生产大局,组织5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深入各作业现场,协助队组及时排查消除设备隐患。
“我们发扬‘红扳手’实干巧干、艰苦奋斗的作风,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生产痛点。”机电党总支书记李进忠介绍,党建示范活动开展4个月来,已累计协助基层队组整改机电隐患百余项,矿井设备开机率显著提升,为连续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柳湾矿选煤厂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冀宝忠正带领技术人员从废旧设备上拆卸可利用的部件,进行重新组装加工。“我们组织党员开展‘降本增效先锋行动’,深挖内部潜能,目前已完成了轻型刮板输送机改造、加压机与离心机优化等多个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余万元。”冀宝忠如数家珍地指着翻新的设备。
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既补齐了发展短板,更凝聚了干群合力。
去年新入职的大学生职工杨泽斌,正是柳湾矿生产党总支“明星师徒”培养计划的受益者。针对煤矿技术人员新老断层的问题,柳湾矿生产党总支建立了“党员技术骨干 青年职工”结对帮扶机制,将徒弟违章数量、岗位成长、安全培训等全部纳入对师傅的日常绩效考核中,每月进行评比。
经过8个月的培养,杨泽斌已持证上岗,能独立完成综掘机的维护保养工作,还在该矿近期组织的新职工自救器盲戴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与他同期入职的35名新职工,在各自师傅的指导下也全部具备了独立作业能力。
运输党总支党员带头完成3000余米大巷轨道更换,保证了上半年运输安全零事故;安全党支部组建的党员安全督查队活跃在各作业现场,助力现场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水平持续提升……从点上突破到全面开花,一项项党建创新项目让老矿焕发出新活力。
“只有充分激发党组织活力,调动党员积极性,才能让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发展主战场。”柳湾矿党委书记、矿长吉继瑜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