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山煤电东曲矿围绕“一通三防”关键领域,创新推行多维度成本管控举措,持续提升成本竞争力。1—9月,该矿通风材料、防尘防灭火、通风仪器仪表及配件三大板块成本支出均大幅低于计划占比,为矿井高效运营注入强劲动力。

“一通三防”作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成本管控既需保障安全标准不降低,又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东曲矿从物资管理、流程优化、源头设计三个方面发力,打响通风材料成本“瘦身战”。针对边远地区长期闲置的风筒等物资,该矿建立精细化台账,明确物资存放位置、使用状态及可复用次数,通过统一归集、分类检修,1—9月累计回收复用风筒365节,直接节约资金53.29万元。同时,该矿结合矿井生产计划,动态调整工程时间节点与巷道施工频次,避免超前投入与重复施工,从流程上减少无效支出;从设计源头上优化通风设施布局,确保每一处风门、风桥的建设都贴合实际需求,杜绝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资源浪费。数据显示,1—9月,该矿通风材料费支出仅占全年计划的32.54%,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在防尘防灭火成本控制上,东曲矿以“能省则省、能复用则复用”为原则,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降本路径。该矿通过优化防尘工艺,在保障井下粉尘浓度达标的前提下,不使用泡沫降尘剂及添加装置;加大对气水两相喷雾等现有防尘设施的检修与复用力度,通过对回收的喷雾设施逐一拆解、清洗、更换易损件等,确保修复后设施性能达标。1—9月,该矿累计回收复用喷雾45道,节约资金27万元,防尘防灭火成本支出仅占全年计划的5.98%。
通风仪器仪表及配件的稳定运行,是“一通三防”工作精准开展的基础。东曲矿针对传感器、便携仪等关键设备,建立“故障诊断—精准维修—性能测试—台账更新”全流程管理机制。通过优化维修流程、提升维修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设备维修复用率,1—9月,该矿累计回收复用传感器、便携仪等设备25台,节约资金20万元。此举通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新设备采购投入,实现了“以修代换”的成本优化目标。
为进一步推进“一优三减”工作,东曲矿一方面通过简化通风系统,降低设备配置与人工投入;另一方面引入密闭构筑新工艺,预计可节约人工费用约5万元。在此基础上,该矿着力构建“使用—回收—修复—再利用”闭环管理机制,明确硬性目标——掘进面风筒复用率不低于50%、喷雾设施回收复用率不低于70%,以更高标准、更精细举措,持续增强“一通三防”成本竞争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夯实成本管控基础。